端午节,去宜昌吟诗吧【8】--地方--人民网
人民网

端午节,去宜昌吟诗吧【8】

2014年05月30日11:04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之七 迁客骚人寄情三峡山水

三峡是诗歌的圣殿,历代歌咏三峡的诗作超过4000首,中国再也没有哪个地方像三峡这样聚集了这么多的瑰丽诗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章泰斗、诗坛领袖,或迁谪、或宦游,出川入蜀,多经宜昌。而且无不为这里雄奇秀美的山水、灿烂的历史文化所吸引,感慨留连、触景生情,发为吟咏。有的寄情山水,有的寻幽吊古,有的问俗采风,各具一格,异彩纷呈,他们写下了大量歌咏三峡、堪称千古绝唱的不朽诗篇,赋予三峡山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文化品位,同时也营造了地处西陵峡的诗乡宜昌。

从东汉到南北朝,已有文学家王粲的《登楼赋》、郭璞的《江赋》、庾信的《奉和泛江》等诗篇成为迁客骚人题咏宜昌的前奏,而高潮的到来是在唐宋时期.这期间.古宜昌真可谓群星璀璨、翰墨飘香。先后来宜昌的迁客骚人中,不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显要人物。

在唐代。有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开一代文风的陈子昂,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孟浩然,以及张九龄、白居易、元稹、张祜、李商隐、李绅、李涉、司空曙、戴叔伦、孟郊、刘禹锡、雍陶、崔翘、崔塗、皮日休、李峤、胡皓、胡曾、张建封、张砒等诗坛巨擘。写了不少吟诵宜昌的华美诗篇、到了宋代,占了唐宋八大家一半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名相寇准、司马光,王安石,爱国诗人陆游,江西派诗人黄庭坚,还有范成大、赵忭、刘克庄、张孝样、张咏、王泮等,又相继滞留宜昌,写出了更多的宜昌赞歌。

大江东泻,激流出峡,在奔泻雄踞宜昌东南的荆门虎牙之后.则立即出现山平水阔的另一番景象。面对如此多娇的西陵形胜,怎不激发诗人的灵感而为之动情歌唱。陈子昂的诗句“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李白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司马光的诗句“地险三巴口,江流百折蟠”,都高度概括地描绘了巉岩绝壁下大江奔泻和险夷交替的雄奇景色、对于激流滩险。白居易有“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长波逐如泻,连山凿如劈”的生动描写。黄牛滩河道纡曲,“三珠”相连,险象环生。对此,李白巧妙地借用了古歌谣的格凋,写出了自己深切的感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复三暮,不觉鬓成丝”。

西陵山水秀美的一面,诗人们也多有吟咏。欧阳修贬谪夷陵期间,也曾纵情山水,赞美“西陵山水天下佳”.写出了“夷陵九咏”。在《下牢溪》一诗中他吟唱“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影。崖花无时歇,翠柏郁何整。”在《戏赠丁判官》一诗中,还抒发了他的乐观主义情怀“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杨炯的《西陵峡》诗.写出了他亲身体验后的快慰“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赵抃在《初入峡》诗中写道:“樵户人家随处见,仙源云路有时通。峰峦压岸东西碧,桃李临波上下红。”简直就是一幅峡门春色的风景画。还有刘柄的《入峡》诗:“春意不缘芒草在,客心应付鹧鸪啼。江流曲折疑无路.帆影参差似有梯,”写景也是很细腻优美的。

历代迁客骚人歌咏三峡的瑰丽诗篇,诗化了三峡,也营造了诗乡宜昌。

(责编:乐意、秦晶)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 精彩新闻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