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领先:方便高效明权责
市国土局创新审批“智能化”,更带动了服务“大提速”
“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该管的职能管起来”。今年上半年,市国土局将审批类的事项适合下放的尽量向分局下放,事务性工作能够由事业单位完成的尽量移交给事业单位,服务性工作则交由基层国土管理所承担。
截至今年6月底,市国土局下放了工业用地预审、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等8个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流程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热心周到的窗口服务让上门者省心
本以为要跑断腿,谁知,“出乎意料得省心”
对市国土局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带来的便利,常州鋆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主管张丽莉深有感触。
今年上半年,鋆博光电要扩建厂房,拟在钟楼开发区找一块约10亩的工业用地。6月初,没有任何经验的张丽莉去了趟北港土管所,拿到了一张需要准备的审批材料清单,并被告知:接下来涉及到相关部门初审意见,由基层土管所负责办理。待相关手续办结束后,地块即可上市交易。本以为要跑大大小小十几个部门的事,谁知只需准备好一张清单上的材料就可以拿地。“真是出乎意料得省心。”张丽莉说,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这一地块进行初审。
市国土局行政服务处处长蒋芸告诉记者,目前,国土系统分局分别建立了国土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在进行全业务承接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基层国土所前沿服务功能,就近服务当地企业。以工业用地供应为例,相关意向性用地单位只需根据材料清单,提供基础材料给当地国土所,国土所将自动联系发改、规划、环保等部门,在规定工作日内为用地单位取得相关部门初审意见,解决了过去用地单位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跑、效率低的问题,真正做到了提效利民、利企。
政务平台智能化,带动了服务“大提速”
“智能审批”,带动服务“大提速”
权力下放,只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市国土部门还以“智能审批”为创新点,带动服务“大提速”。
在档案、矢量、电子属性3项数据形成全系统“一张图”基础上,市国土局对系统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智能化审查”,利用“大数据”智能化进行规划审查、现状审查、权属审查、地质灾害审查、重复征地审查、重复供地审查等工作;“智能化提取”,自动提取项目预审、征地、农转用、供地、土地登记等业务的共性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智能化校验”,对办理数据进行自动校核,防止明显错误发生,降低工作失误。
通过系统智能化改造,市国土局用地预审时间由以往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了8个工作日,出让前地籍调查由15个工作日压缩到了10个工作日,土地评估与确认由8个工作日压缩到了6个工作日,划拨总流程时限压缩了12个工作日,协议出让时限压缩了7个工作日。
记者了解到,继去年我市编制完成了“五张清单”,即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政府部门行政权力事项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清单和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后,今年我市又在此基础上,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完成了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的编制,明确各部门必须承担哪些责任,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同时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更大范围接受社会监督。责任清单包括部门职责、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公共服务事项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措施等4个部分。编制责任清单的部门(单位)共47家。
魏斌 侍井勇 李桦 文 夏晨希 摄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