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半年进展
■富民强基工程稳步实施:预计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1~5月,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分别新增4.63万、4.2万人。上半年,预计城镇新增就业6.04万人,扶持创业5000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4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内。第三轮茅山老区帮扶中,溧阳60个帮扶村总收入全部超过60万元,金坛40个帮扶村总收入全部超过100万元。
■为民办实事工程进展顺利:四星级高中就读人数占比超70%;在全国示范和省高水平现代化职校就读学生占全市初中后职教在校生人数的58.1%。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1.2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37.5%。中心城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应保尽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关爱帮扶工程积极推进:上半年完成巾帼SYB培训和家庭服务培训1940余人次。1~5月发放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3227万元。建立“困境”儿童保护和分类保障机制,设立市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中心,试行困境儿童助养、寄养及家庭监护情况评估制度。实施“阳光天使”救助,为白血病及先心病患儿提供救助。
■放心消费活动深入开展:5家企业、3个街区创成省放心消费诚信品牌企业或示范街区,39家单位为省级创建先进单位。畅通消费投诉渠道,12315电话接通率保持在95%以上,平台投诉办结率100%。上半年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2.34万元。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完成23个品种,553个批次的商品质量抽检。在全市居民集聚区、商务区设立50个鲜活农产品智能直供站(点)。
功能:做优公共服务品质,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影响:让市民的生活质量更好、幸福指数更高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民生诉求,在实现共建共享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基础上,积极应对社会转型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老龄化程度加剧等新课题的挑战,从条件最成熟、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积极打造“常州民生升级版”。
持续推进富民强基工程,紧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目标,拓展就业渠道、增加村级收入、发展合作组织及启动新一轮老区帮扶,保障企业职工工资增幅,完善农民增收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指导、培训和救助政策,促进就业和创业富民。
连续多年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今年兴办的十件实事,以“三优三安两提升”为重点,着力推进优质教育、优质医疗、优质养老,实施安心饮用水、安心食品药品、安心社会治安,提升生态绿城建设水平和大气环境质量,作为政府承诺保障落实,不断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积极实施关爱帮扶工程,以“妇女儿童关爱、生育关怀帮扶、困难群体救助、关爱生命行动”为内容,对妇女儿童、失独家庭、贫困家庭、残疾人、大病患者等群体进行关爱、帮扶或救助,通过思想上扶志、经营上扶技、精神上安抚、生活上扶困,让特殊人群得到更多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继续实施放心消费工程,以开展放心消费活动、“菜篮子”提升和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依法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