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地方策系列报道

广西:决战决胜人倍忙 产业扶贫“挑大梁”

朱晓玲 陈燕
2020年06月24日08:2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乡亲们抓农时干农事,一片繁忙的景象。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重要指示传来,毛南山乡沸腾了!

“是党的好政策,让咱们毛南族过上了幸福生活。我家种了60多亩柑橘,去年收入将近30万元,穷了半辈子从来没有尝过这种甜头,脱贫让我感到无比高兴,无比自豪。”正在护理果树的村民谭美春激动不已。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受疫情影响,攻坚任务更重,难度更大。

产业兴、效益好,群众收入才能稳定持续,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才会更高。在广西已脱贫的450万人中,有426万人通过产业帮扶来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占脱贫人口的94.67%。产业扶贫已经成功挑起了广西脱贫攻坚的“大梁”,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

因地制宜,脱贫有门路

作为毛南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一里挂九梯”,这句当地流传的俗语既道出了基础设施差、发展产业难的贫困程度,也描绘出当地层峦叠嶂、林茂谷幽的自然环境。

面对“一枚硬币的两面”,环江县着力化劣势为优势,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山多地少,与其在“石头缝里种粮食”,倒不如利用山地资源发展柑橘、香猪、菜牛、中草药、林业等特色产业。

谭美春在查看柑橘长势。朱晓玲摄

“近几年种柑橘,总算是找对路子了!”谭美春感叹道。她精心打理的果园,柑橘树翠艳欲滴,是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数年前,因老人患病,谭美春一家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再加上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夫妻俩哪怕起早贪黑种玉米、种水稻,生活依旧举步维艰。2015年,谭美春一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

为了帮助谭美春一家摘掉“穷帽”,扶贫干部带着她去外地学习柑橘种植技术,并且免费送来果苗,产业路也通到了果园。很快,勤劳肯干的谭美春夫妻俩就实现脱贫。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谭美春牵头成立了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已带动22户贫困户脱贫。

特色和优势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有山、有水、有坡地,防城港市上思县在妙镇有生村自然条件不错,就是没一个好产业。多年来,村民们除了种甘蔗还是种甘蔗,经济来源非常单一。

单靠种甘蔗远远满足不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愿望,能不能发展一些有特色、有市场的产业?驻有生村第一书记彭宇请来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村里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凤梨和莲雾这两种高端水果。

驻有生村第一书记彭宇带领村民采收凤梨。郑雪摄

从此,有生村打开了发展新思路——种植莲雾,再套种凤梨,并按照“贫困户出土地,公司负责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农户负责管理,收成四六分成”的模式进行产业开发。得益于产业扶贫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有生村的脱贫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底就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目前,广西县级“5+2”、村级“3+1”特色主导产业涉及粮油、水果、中药材等12大类93个产业。以发展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为重点,广西已基本构建起“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产业扶贫格局。

头雁领航,帮扶有机制

脱贫无动力、增收无渠道、致富无规划的难题如何破解?给钱给物不如寻个好的带头人。

“能人带富”是广西产业扶贫的重要模式。光是2019年,广西就培育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9400名,5379个贫困村全部完成培育不少于3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任务。

湖面上有莲花,水下有小龙虾,岸上有农家……走进南宁市上林县大丰镇云里村休闲农业立体养殖基地,一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养好莲和虾,不愁没钱花!”已成为乡亲们的“口头禅”。

致富带头人冯应红进行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蓝洲摄

四年前,上林女婿冯应红在村里尝试养殖家乡湖北的小龙虾,当年就大获成功。消息很快传开,当地党委、政府很重视,经过调研后选定小龙虾为扶贫产业,培育冯应红为创业致富带头人。“从建虾池、种水草、投虾苗到保价收购,冯应红提供了一条龙服务,直接把我从一个门外汉培养成了养殖能手。”村民莫康说。

为了让更多贫困群众分享发展红利,广西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推广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生产托管等龙头带动模式。通过争创示范区、农产品特优区,延长扶贫产业发展链条,提高增值收益。

当前,广西每个预脱贫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或1个特色产业基地(园)覆盖;全区各级示范区累计带动贫困户超过24万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素有“石山王国”之称。面对山多地少、严重缺水的恶劣环境,当地党委、政府久久为功,探索出“贷牛还牛”这一扶贫产业新模式。

所谓“贷牛还牛”,即农业龙头企业把牛犊免费“贷”给贫困户,待牛可以出栏时再保底收购,并扣除牛犊费用。这期间政府提供保险、金融和技术支持,从而形成“政府扶持、企业牵头、贷牛还牛、还牛再贷、滚动发展”的模式。

脱贫户罗仕林正在喂牛。潘国烈摄

瑶乡深处,“哞哞”声此起彼伏。得益于“贷牛还牛”,身残志坚的瑶族汉子罗仕林不仅摘掉“穷帽”,还成为了十里八乡响当当的“牛司令”。“去年底,我有15头牛达到出栏标准,每头牛除去买牛成本,还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哩!”罗仕林满脸笑意。

产业升级,发展有前景

“喂,我家蚕宝宝不肯吃桑叶,这可怎么办?”

“您先检查桑叶是否新鲜,再查看一下蚕房的温度。”

蚕农蓝利香使用语音交互设备呼叫养蚕专家。严立政摄

在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60岁的蚕农蓝利香使用家中安装的语音交互设备,一键呼叫养蚕专家。收到求助后,科技人员通过养蚕“智慧云”平台,远程实时查看蓝利香的蚕房状况,并根据温度和湿度情况在线提出具体建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鲜茧收购价下跌。作为忻城县五大特色扶贫产业之一,桑蚕业关系着广大蚕农的脱贫质量。危机之下,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除借助养蚕“智慧云”平台对蚕农养蚕全程跟踪外,忻城县还通过出台产业补助政策、组织农技专家线上线下指导、鼓励蚕农养殖四龄蚕、支持有条件的蚕农开展集中饲养等措施,一步步推动桑蚕业向高质量发展。

“过去蚕农养殖三龄蚕,蚕宝宝死亡率大概在40%左右。通过标准化蚕房培育出来的四龄蚕,死亡率可降低至15%,能够有效帮助蚕农提高收益。”驻六纳村第一书记吴桂彬说。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广西将从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经营主体带贫能力、增强农林科技支撑能力、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个方面发力,继续抓好产业扶贫这个根本之策、长远之计,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确保“脱贫不返贫”。

2019“世巡赛·环广西”总冠军、西班牙车手恩内克·马斯在南宁市马山县弄拉景区。广西体育局供图

在南宁市马山县,从“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到攀岩胜地、山地马拉松“最美赛道”、山地自行车“皇后赛段”,“体育+”的脱贫模式激发了当地脱贫攻坚的新动能。

借助顶级体育赛事的广告效应,马山县丰富的山地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迅速传递到全国乃至海外。游客纷至沓来,马山县体育旅游所带动的脱贫人数超过20%。尝到甜头的马山人正在加紧打造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以“体育+旅游”为杠杆,撬动产业融合大“蛋糕”。

马山县攀岩特色体育小镇举行攀岩比赛。赵志岸摄

“好好干几年,‘石山’迟早会变成‘金山’!”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村委会主任黄俊源喜笑颜开。依托攀岩特色体育小镇,羊山村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现在达到60万元,小镇核心区实现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点击进入专题查看更多

 

(责编:曾帆、唐嘉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