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记者手记:毛乌素沙地为什么成了“绿水青山”的实践样本

2020年08月16日13:3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今年8月15日,是“两山论”提出15周年。15年间,多地探索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横亘陕西、内蒙古、宁夏三地的毛乌素沙地,正是“两山论”生态文明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样本之一。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在几代人、数十年的治理下,经历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的嬗变。

漫坡郁郁葱葱,不仅让毛乌素沙地披上了绿装,也让当地人民找到了“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出“金山银山”的经济社会效益。

毛乌素变绿的秘密是什么?为了找到谜底,人民网记者于“两山论”提出15周年之际,深入陕蒙宁三地,用一份“毛乌素治沙样本”讲述新时代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久久为功 代代相传 毛乌素沙地变绿洲

吴超

毛乌素本不是沙地。史料记载,唐代以前这里曾是茫茫草原,绿树成荫,水草丰美。由于滥垦滥牧滥伐,生态恶化,榆林成了“广长几千里,皆流沙”,从草原演变成了沙地。

昔日“黄沙滚滚流”,如今“绿树遍成林”。印象中的陕西榆林是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原,也是沙丘流动的莽莽大漠。今年5月底,记者再次走进毛乌素沙地,却被眼前的绿色震撼。“想在榆林找一处成片的沙丘比较难”,当地干部告诉记者。

这一组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从上世纪50年代起,70年来,陕西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地面积;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为此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这正是当地干部群众锲而不舍、代代相传、久久为功的治沙精神。在当地70年的治沙史上,被人传颂的故事很多:1974年,为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成立了女子治沙连,治沙连建连至今,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0多条,如今治沙连女民兵还在坚守;张应龙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神木,在毛乌素腹地开展科技治沙,一晃18年,他承包的42.8万亩荒沙变成了森林、牧场和良田;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把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

70年来,无数的治沙人植绿沙漠,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才有了今日的绿洲。

70年来,当地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功成不必在我胸怀”誓让沙地变绿洲。

榆林煤炭、天然气资源富集,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治沙的重点区域,生态脆弱和资源富集矛盾突出。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保护是“缘木求鱼”,难以持续;脱离生态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贻害无穷。现实中,由于过去粗放式发展,透支生态,破坏环境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当地干部清醒地认识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榆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构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的体制机制,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久久为功,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化”水平,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如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已不再,放眼望去,“大漠”已变绿洲。无定河畔,河水清澈,水草茂密。

见证毛乌素沙地复绿的“中国答卷”

陈立庚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接到“毛乌素沙地生态治理变迁”采写任务,我在欣喜之余,眉头紧锁。欣喜的是能让更多人看到毛乌素沙地治理的绿色果实;眉头紧锁的原因则是这则内蒙古生态建设的故事写不好,恐辜负几代植绿人的付出。

行至乌审旗,我恰巧遇到宝日勒岱老人回乡省亲,“咱乌审旗每一棵绿树都是人工栽植的,”她的言谈中艰苦奋斗的红色印记犹在耳畔。

在乌兰陶勒盖国有林场,我有幸采访到生态建设的典型人物苏雅拉巴雅尔——这是一名扎根林场20多年的造林人,凭借过硬的技术和甘于奉献的品格,他负责的林场如今植被覆盖度已从成立初期的27%达到了如今的95%以上。

采访行程过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毛乌素沙地治理的几种颜色。“黄色”是沙漠的颜色,代表曾经恶劣的生态环境;“红色”是内蒙古农牧民在党的领导下敢向黄沙要绿洲的信念火苗;“绿色”是生态建设见效后满眼葱容的清爽景象;“金色”是生态向好后百姓变绿成金的富裕生活。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也越来越明晰。“绿色是黑色(煤炭)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乌审旗人走向富裕的保障!”曾在乌审旗担任过20多年林业局长的吴兆军指着窗外车水马龙的绿色县城不无感慨。确实如此,丢掉绿色,黄沙漫天。即使煤炭、天然气资源再丰富,车开不进去、人没有水吃、牛羊骨瘦嶙峋何谈经济高质量发展?

坐上返回呼和浩特的动车,我打开电脑复盘采访录音。最触动我的还有内蒙古人在生态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吃苦耐劳、勇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绿图”绘到底在这片草原落在实处。

80多岁的宝日勒岱早已不再植树,但她在人们心中种下“沙子是人能治理的”信念已然长成参天大树。在内蒙古,生态建设的几十年中,涌现出大批种树劳模,劳模们又带领着苏木嘎查的农牧民踩着前人踏下的绿色足迹笃定前行。

绿色接力扼黄龙,沙地沁绿始成金。从事记者这个行当,我的初心就是遇见不一样的世界。此行我不仅遇见了内蒙古治理毛乌素沙地的“内蒙古故事”,也让管中窥豹的自己有幸见证了毛乌素沙地生态治理的“中国答卷”。

大漠“逆行者” 双手撺出一片绿

高嘉蔚

我是一个北方人,见过最多的就是戈壁滩和荒漠,也曾被“沙”填满记忆。由春转夏的时节是沙尘暴最肆虐的时候,记得骑车到学校后,我的头发上、衣兜里都是沙子。

现如今,沙尘暴的天数屈指可数,落下的沙子也只是薄薄一层。

这样的改变绝非偶然,而是一代代治沙人搏击荒漠初心不改的勇气和决心。

毛乌素沙地在宁夏主要分布在吴忠市盐池县和灵武市境内。第一站,我来到了盐池县。

“白春兰在盐池县家喻户晓。你看到的这些绿色,离不开像她这样的治沙英雄。”同行的盐池县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我。

见到白春兰的时候,我颇感意外,今年67岁的她身上那股劲头依旧不输当年。当工作人员告诉我,她前几个月刚做完腿部手术后,上下台阶时我本想去搀扶她,却被她笑着拒绝了。在“治沙英雄白春兰冒贤业绩园”里,一张张照片记录了她治沙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一张全家福将在场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1980年的那个春天......

听完白春兰的讲述,工作人员和我都偷偷抹了抹眼泪。先后两位至亲离世,她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扛起铁锹,走向她热爱的土地,我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随后,记者一行又来到盐池县冒寨子村,当村民得知我们是来了解治沙情况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可见沙尘暴对宁夏人的影响之深,它承载着很多痛苦的记忆。

来到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对象曾经回忆的漫天黄沙再也不见。近半个世纪光阴流转,从“一棵树”到“十棵树”“百棵树”,再到如今的“十万棵树”,治沙奇迹接连在这片土地上演,而奇迹的背后,是白春兰、王有德等一代代治沙人的前赴后继。

采访得越久,我越能感受到治沙人经历的艰难险阻。治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斗,丝毫不能松懈。截至2019年底,宁夏森林覆盖率达到15.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宁夏治沙人用双手撺出的一片绿,是这些大漠“逆行者”最亮眼的成绩单。

点击进入专题查看更多

此前报道:
(责编:于新怡、唐嘉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