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懒汉”不懒了

2020年06月22日18:2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罗和佑第一次在合作社务工帮助建设鸭舍。张燕华摄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笛口村农户罗和佑,53岁未婚,家中还有一位84岁的老母亲,全家依靠领取政府低保金生活,却是铺门镇远近闻名的一名懒汉。

中国电信广西公司派驻到笛口村的第一书记孔令富到任后,通过走访罗和佑的邻居和村干部了解,罗和佑有近30年没有工作和自己劳动过,邻居们更是调侃说:“他会去干活,母猪都会上树!”不仅如此,他与母亲一起领取低保金,存折是母亲的名字,经常会为了钱与年迈的母亲发生争吵。

如何转变罗和佑的思想,引导他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成为孔令富必须答好的一道大考题。

摸清根源寻方法,拉近距离消隔阂

经过一番思考,孔令富决定从走访动员入手,自2019年1月份开始到3月份,整整一个季度的时间,孔令富在村部忙完工作,只要有时间就上门劝说动员罗和佑“动”起来,与村民一起参加村集体劳作提高收入,但都无功而返。甚至有几次劝说后,罗和佑答应参加,第二天却又反悔不干了。

几个月的拉锯战,近20多次的上门、无数次劝说都失败而归,使得孔令富有些气馁,但强烈的初心和责任使命感让他坚定“脱贫路上不落一人”。

经过孔令富一番耐心深入走访了解到,罗和佑偏执的性格原来是由于年幼丧父,跟随着母亲改嫁到村里,当时被同龄人看不起,从而导致他排斥与村里人接触、沟通,更不愿意外出工作。孔令富对症下药,改变原先劝说方式,在日常交往中经常帮助罗和佑,“连哄带骗”地让罗和佑帮作为外村人的自己干活。于是,罗和佑开始慢慢放下自己的心理防线。

罗和佑在稻色天香加工厂打印标签。张燕华摄

父子上阵齐动员,引领迈出第一步

孔令富知道罗和佑还比较抵触与本村的人一起干活,自己也因村里的工作,不能时时刻刻陪着罗和佑劳动。于是,孔令富把在家的父亲叫到村里来帮忙,让父亲带罗和佑一起砍竹子,帮村里建鸭舍。孔令富的父亲是一位老党员,与罗和佑的年龄相仿,沟通起来有较多共同话题。父子携手上阵帮扶,一起不断地鼓励罗和佑。在孔令富父子俩的帮助下,罗和佑在村合作社参与务工一个月,得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份劳务工资,真正属于他自己亲手劳作获得的收入。这段经历,使得罗和佑开始重新树立起生活信心,逐渐从原来的被动工作变成愿意主动工作。罗和佑年迈的母亲得知自己儿子巨大的转变后,更是感动得老泪纵横。

思想蜕变新生活,脱贫致富肯定行

在村合作社务工,特别是学习了养殖技术后,罗和佑心中就有了养鸡的想法,但又担心养不好。孔令富及时观察到了罗和佑的思想变化,立即想到推一把,立马购买了30羽鸡苗送到罗和佑家,让他开始养鸡。过了十来天,孔令富来到罗和佑家查看鸡苗成长情况。罗和佑回答说:“我把鸡苗当成自家宝贝养着,在村合作社学到的养鸡技术全没忘,保证养好鸡。”

笛口村大米加工厂建成后,孔令富又试探罗和佑是否可以到加工厂务工。罗和佑没有一丝犹豫,立即点头答应。加工厂开工后,罗和佑每天兴高采烈的骑着新买的自行车上班,经常是第一个到。加工厂的各项工作,帮忙搬运农作物产品、产品包装、打印标签等,样样都能干,目前已经是厂里的骨干力量。

从到合作社参加务工赚取第一份劳动收入,到学习养殖技术养好鸡,再到加工厂努力工作成为骨干,罗和佑已彻底转变原来“等靠要”思想,认识到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现在主动工作已成为他的常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罗和佑在2019年顺利实现脱贫。2020年,罗和佑又开始了自己新的劳作,日子正变得越来越好!(张燕华)

(责编:肖玲、杨高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