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学术视角下的乡村善治——评冯俊锋《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

2019年12月07日13:5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一本学术著述,连续重印4次,这在我不算太短的编辑经历中是较少见到的,甚而可以说,在纯学术的自由书写里,即便全国也是鲜有的。这是我对冯俊锋先生《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一书“有话要说”的缘由。

几次编写沟通会闲余,我总是旧话重提:“您工作如此繁忙,研究学问的时间从哪儿来?最让大家感兴趣的是,选题还那么恰逢时宜。”我固执地认为这是一个引人滔滔不绝的巧妙发问。每每这时,“我出生在农村,喜欢看到乡亲们的新村新貌新生活。”冯俊锋不紧不慢地回答,有点云淡风轻。

兴趣当然是最好的老师。冯俊锋先生博士毕业由学入仕,从第一个公务员职位开始,十多年来公职岗位几有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他那敏而好学的劲头与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从2016年开始我就非常关注城镇化,党的十八大后提出新型城镇化后,我对城镇化新、旧之间的区别非常感兴趣,试图从中找寻理论的分水岭”,冯俊锋说。百度不难发现,在他相关文章里,城镇化、乡村治理确实是他的主要关注点,其中,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让城镇化回归工业反哺农业》、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新型城镇化应有哪有警觉》大致“窥见”了他的思考渊源:前者是对顶层设计学理化的探讨,后者是对城镇化“新政”路径走向的期许。

“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经典判断,对实践领域和学术领域概莫能外。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亦需要对我国乡村的历史、文化和我国古代治理乡村的探索与智慧进行总结。冯俊锋先生对新、旧城镇化的思考与研究将目光投向中国深邃博大的乡土文化,对清末以来乡村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行理性探讨,对我国古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历史渊源和智慧、特别是对“德治”比较倚重。

《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一书是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国内首部聚焦乡村振兴的学术专著。时间性、节点性、话题性为何如此契合?冯俊锋先生曾有一番解释:这正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他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从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对最底层农民的关切,到建设时期农村的土地承包制再到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农业、农村,明确提出‘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逐项明确阶段性工作举措,推动乡村振兴一年一个新进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一书调研广泛,案例鲜活,既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又不乏人文情怀。作者梳理了清末以来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和研究轨迹,回顾了安土重迁的农耕文化与重农抑商的传统以及后来的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流动格局的影响,进而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乡政村治”格局的重大变迁,对比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以及东南亚的部分国家城市化的路径与方式,将我国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置于全球视野中去考察,以现实中乡村振兴战略实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导向,直击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深入剖析了“新乡贤”在重建乡村治理秩序和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中的特殊作用,敏锐地洞察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中国的关系,深入论证了制度安排下的乡村治理路径。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既注重对乡村治理中社会思潮的研究,又注重梳理与解读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战略规划;既注重综合理论和个案的实证研究,又注重对现实政策走向的解读。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亦饱含了作者对中国乡村深厚的情感:“‘乡愁’是人们内心深处对故土的眷恋,是浓浓的乡音、模糊的乡景、怅惘的印记……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飞逝愈加强烈,逐渐转变成一种精神的依恋与情感寄托。”作者正是怀揣对中国明天美丽乡村的期待,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乡村善治图景。

本书面世后先后入选“四川省领导干部月读参考书目”、“第十批优秀川版图书”和“2019年四川好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何春梅)

(责编:窦明、肖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