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2019行走黄河”:家住黄河滩,今天搬出来最好的时光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李栋
2019年12月06日10:5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家住黄河滩,我这七十多年一直在盖房。”

1943年生人,山东东平县的丁礼芹坐在新居沙发上,对采访组念叨起自己这辈子,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拉长。

他是被黄河逼的。

生活在耿山口村70载,一个紧邻黄河的滩区,老爷子一打出生就开始了与黄河的“拉锯战”。

四五岁时,一场大水让家里损失殆尽。“那时候,河道不到100米,家就建在河道旁边,房子地基全是土。”丁礼芹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大水一来就卷走了泥沙,房屋坍塌。”有两个场景让老爷子记忆很深:门前的两棵枣树被连根拔起,一下子就没了影;水面,是上游漂流下来不少的大树、建筑物,它们,被黄河裹挟前行。

同丁礼芹家一起被毁的,还有整个村落,“一下子都没了”。耿山口村,不得不撤出河道几百米。丁礼芹兄弟俩人,年幼就帮父母分担着重建家园的重任。肩背手提,运土筑台,过了好些年,新家的地基总算搭成。1958年,两间小屋建成,丁礼芹家总算有了安身之地。

可没过几年,房子又被扒掉重建。

“周围的房子越建越高,一遇下雨,水就流进我们院里,家里成了灌区。”丁礼芹说。

拆了房屋垒地基,地基高了再复建,村里家家户户都曾这么“折腾”:出发点,是为了提高抵抗洪水的能力,但也带动了别的村民一起“折腾”。与之相伴,全村抗洪能力在提升。

直面黄河的状况也在改变。“上世纪六十年代,建完黄河大堤,生产队又组织大家建起生产堤。”丁礼芹说,村庄位于滩区,面向黄河,身前便是生产堤,身后便是黄河。生产堤,便是在黄河大堤之内约束黄河的二级堤。

“每家都有任务,一家建设一段堤,一人要挖几方土。”生产堤建成,抵御小水还行,但大水一来又会被毁,“此后连续修了十多年,每年加宽加厚加高,强堤固堤”。

堤防变好,丁礼芹的家也在改变。1980年,房子再次拆了重建。这次,则从纯土房变成了土石结构,“墙底垒石块,石块上面再砌土建房”。以前的纯土墙一泡就烂,极易坍塌,改建过后,御洪能力提升。

没两年,房屋接受了洪水的考验。

1982年,一场大水没过生产堤进村,100多户村民中,十多户房屋坍塌受损。丁礼芹家安然无恙,但大水退去,黄河泥沙沉积,村里到处都是淤泥,“没法出门”。

1985年,丁礼芹的大儿子结婚,3间房子越来越不够住。房屋不断加建,最后达到8间。1996年,老房子也被拆掉重建。原来5米宽的房间被拓展到10米宽,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这次,丁礼芹省了心,主要是儿子在完成。

原以为可以就此与建房告别,可天不遂人愿。2000年,100多米处的乡邻搬出滩区,丁礼芹买下了他的三间房屋,想着2003年退休后颐养天年。不想10多年后,厨房倒塌。年过七旬的丁礼芹不得不重回建房一线。令丁礼芹欣慰的是,与小时候相比,自己再也不用搬土筑台、亲自上阵,“掏钱就能请上人盖”,而几十年间,房屋建材也在不断演变:从纯土到土石结构,再到砖石结构,再到纯砖房。

丁礼芹和老伴在滩区最后一处住所合影留念的照片。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李栋 摄

2015年5月,耿山口村被纳入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滩区搬迁,让丁礼芹再次踏上了搬家的征程。只是,以往搬家感觉“折腾”,这次他举双手赞成。

与丁礼芹一道的,还有全村2300多人。签订《搬迁协议书》那天,刚过零点就有村民在村委门口排队。到了早上,已排起二三百人的两排长队。全村783户一天内全部签完。

耿山口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邵泽阔介绍,村民搬入新房的费用按照各户旧村房屋价值,加上得到的奖励资金进行置换,不相等时多退少补。一般情况,村民只需补两三万元差价,甚至不需加钱,就能住进新家。

2017年7月15日,丁老一家从滩区老家耿山口村搬至现在的耿山口社区。如今,住在8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中央空调、天然气、热水设施全部入户,出门便是电梯,楼下有社区服务中心,食堂、超市、活动中心一应俱全。

76岁的丁礼芹满头黑发,侃侃而谈。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李栋 摄

虽然只搬迁了五公里的路程,丁老却感慨完成了实现一生梦想的征程:“以前挣的钱几乎都盖房子了,现在是省钱又省心。如果还在滩区,哪怕有了钱,也建不了、不敢建这样的房子啊!”

搬出来的黄河滩区人,今天迎来了最好的时光。

进入专题查看更多

(责编:曾帆、肖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