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2019行走黄河":访过"铁面河官",再探"镇河神兽"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季觉苏
2019年12月04日09:2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在开封城东北5公里处有个铁牛村,铁牛村里有一尊铁犀,为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铸,是当年于谦做巡抚大臣时所修,距今已经近600年历史。那时的黄河还流淌在明清故道,一路夺淮入黄海。

明初,黄河多次决口,河道变幻无常。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官民都认为是河怪作祟,便铸铁犀以镇河妖。

现在的黄河,咱有铁面“河官”——黄河水利委员会协调监管;在古代,则有铁犀坐镇。采访组几天前在郑州采访过黄委会,到了开封,自然应该来拜见镇河神兽——铁犀。

从铸造时间来看,这座铁犀经历过1855年的河南铜瓦厢决口,“目睹”过历史上最后一次黄河大改道。如果铁犀会说话,它将会为我们描述一个多么生灵涂炭的场面啊。

驶进一条颠簸狭窄的乡村土路,一间破败的小庙蓦地呈现在眼前,真是一幅“枯藤老树寒鸦”的景象,再加上铁牛村的地名,让人联想起《射雕英雄传》中牛家村的铁枪王庙,仿佛一场明争暗斗的悲欢故事即将上演。

混铁神兽铁犀所在的小庙,不用搭道具,就可以开演武侠故事。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破庙里面枯叶凋零,院子有些破败,呈现萧索深秋的景象。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混铁神兽铁犀浑圆的身体不再面对怒吼的黄河,而是面对着一堵缺了口的墙壁。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近600年过去了,混铁神兽铁犀的神情依旧是一副很不好惹的样子:外表黢黑坚固,呈蹲卧状,独角朝天,双目圆睁,怒气冲冲,敲击有闷声。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破败的小庙,残缺的一景。“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李前磊 摄

铁犀曾多次因河决而掩埋于落沙蔓草之中,直到1948年开封解放,铁犀重见天日。开封市河务局的干部告诉我们,历史上铁犀每次丢失,当地的老百姓都会想尽办法把它找回来。当地老百姓的经验是,被水冲走了,就去上游找。铁犀体沉,底座坚固,黄河水来了,不断冲刷底座的泥沙,铁犀是翻着个儿往上游移动。在铁犀身上,还可以清晰看见几处孔洞,有人猜测是当年抗日战争时留下的弹孔。

小庙虽破,但仍有香火。铁犀面前的香炉里还有半盆余灰,地上有燃放鞭炮的碎红纸,看来,在现代,铁犀业务还挺繁忙,或许还操心起了老百姓的家务事。

据村民说,有博物馆曾想把铁犀搬走,陈列起来,但是村民不答应,这是镇村之宝呢!活了600年的铁犀,是更愿意在干净明亮的博物馆里,还是想待在山村野外的破庙里呢?

破败的小庙。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李前磊 摄

在庙门口路遇正在扫地的村民王大姐,她听说是记者,便抓着机会说:“快把这路修修吧,全中国都找不见这样的路了,心脏病过来都要颠死咧!”有人好奇地问,要是把铁犀搬走就给你们修路咋样?王大姐连连摆手:“不中不中,路要修,铁犀也不能搬走!给再多钱也不中!”

进入专题查看更多

(责编:曾帆、肖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