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2019行走黄河”:开封十二时辰 穿越八代国史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2019年12月02日08:2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12月1日,开封一日行,阅八代国史:

辰时,大梁门。

城墙根下的一品楼,早客盈门。开封人的地道生活,从五香豆沫、鸡血汤开始。

叩开这座始建于唐、得名于明的城门,我们嗅到了八朝古都的烟火气。

开封大梁门。“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城门的名字,比城门的历史还要早1100多年——战国魏惠王,迁都大梁,成为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城因水兴,早年的开封,得益于黄河。史载:魏惠王引黄河水、开凿鸿沟,水利既兴,大梁遂成名都大邑。“围魏救赵”,围的就是大梁城。当今天的“北上广深”还沉睡在文明荒芜的漫漫长夜时,这里已迎来城市在公元前的曙光。

大梁门下有个古马道。

开封“城摞城”,这里“道叠道”。站在城墙上踟蹰,仿佛能听到快马的蹄声。

古马道遗址。“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巳时,七盛角。

你见过绣出来的《清明上河图》吗?

这幅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素花二次创作的汴绣长卷,如今就展出在七盛角的刺绣工坊。原件,60年前新中国十周年大庆之时,曾进京献礼。

汴绣《清明上河图》。“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七盛角,这座打造中的仿宋文化民俗街区,正对标成都的宽窄巷子。

剪纸、年画、北宋官窑……非遗保护的活态传承,为文旅产业发展铺着新路。

工作人员展示文创产品。“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午时,开封铁塔。

这座城市地标,有很多故事不被外人所知。

首先,铁塔没有铁。

这是一座琉璃砖塔,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民间就有了“铁塔”之称。

开封铁塔。“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其次,你没有看错,铁塔是斜的。

由于自然作用,铁塔如今呈现出向东南方向倾斜,拿比萨斜塔跟它比,恐怕也要相形见绌、“对此欲倒东南倾”。之所以这么说,早在铁塔建塔之初,设计者在铺设地基时就采用了东南高、西北低的做法,有意让塔往西北方向倾斜,以抵抗西北风的吹袭,也就是说近千年前开封铁塔初立时就是一座斜塔。

然而经过千年的西北风,原本往西北倾斜的铁塔如今还是变成向东南方向倾斜,我们在折服于大自然力量的同时,也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若非当初特意为之,如今铁塔能否屹立还很难说。

铁塔内景。“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还有,这是一座精神之塔。近千年间,它历经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而仍旧矗立。1938年6月5日,日军侵略开封,以铁塔为目标发动炮火袭击,塔身中弹七八十发,塔身北侧遍体鳞伤,第八、九层甚至被打穿了外壁,留下了两个2米大的深洞,却巍巍不倒。

铁塔,渗透着开封人的铮铮铁骨。

铁塔内景。“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申时,顺天门、古汴河遗址。

沾采访的光,走进尚未开放的考古现场,来一场穿越之旅。

顺天门,北宋东京城的西大门,北、中、南三条进出城门道,略可一窥汴梁的繁盛。只是可惜,数次黄河水灾,总将风流雨打风吹去。

顺天门遗址。“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古汴河的考古发掘现场,从由宋至清的断层,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河道的枯竭。历史,在这里沉积出层叠的悲哀。

水与城,河与人,以史为鉴,“开封何时能‘开封’”之问的答案,也许有一部分就藏在这里。

州桥古汴河遗址。“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酉时,山陕甘会馆。

与开封厚重的历史相比,这座清代建筑只能算“小把戏”。然而戏楼、牌楼、正殿雕梁画栋之精绝,已令采访组赞叹。遥想东京,又该是何等风华?

山陕甘会馆。“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冬日,月初上。入夜,开封梦回汴梁。

山陕甘会馆。“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摄

进入专题查看更多

(责编:曾帆、肖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