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行走黄河":河套百姓,至今为这位奇人"放河灯"
古人有立德、立功“不朽”之谓。
立德者未必于世有功,立功者未必于人树德。若能功德兼备,则必既有成绩又广惠众人,其中最显见者莫过修路、筑桥、治水一类。
走进内蒙古河套地区巴彦淖尔,采访组便听闻这样一位善于治水的“奇人”。
上图者名王同春,俗名“瞎进财”。没错,他是位5岁时即左目失明的残疾人。王同春字浚川,字面义即“疏通河道”。采访组无从考证这字号的来历,但见字识人,似已注定他一生因治水而留名。
王同春并非内蒙古人。1864年,12岁的他随家人从河北邢台老家“走西口”到河套谋生,几十年经营发了家。同时期的晋商经营票号,留下了一幢幢大院,而在因黄河而兴的内蒙古河套灌区,王同春留下的是密如血管的灌溉渠。
采访组途经王同春参与开掘的永济渠。“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摄
开渠灌溉,是门技术活儿,其要有三:渠口、渠道、渠深。虽有目疾,王同春却以熟谙水情、善察地理闻名,创造了因地制宜的测渠开渠技术。
头一个是选择渠道开口。通过反复观察和测量,王同春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河套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准确特点的人,并且利用黄河水流的冲击方向和冲击力大小来选定渠口位置和退水路线。
其次是确定开渠路线。王同春的办法很“接地气”,他利用下雨天外出,通过观察地表水流走向为渠道提供参考,还自创“夜间点灯法”,在开渠地界一带点上数盏灯火,根据灯火的高低打桩标记,确定渠道。
再次是测定开渠坡度和渠道取土深度。在确定好开渠路线后,王同春把10个柳编水斗涂成白色,各钉在一丈多高的木杆上,从渠首开始,每隔十几丈立一个白水斗,10个水斗立完后,就站在第一个水斗前,瞭望地形高低,测定开渠坡度和每一个木杆底下取土的深度,木杆向前依次推进,直至渠尾——这是一百多年前的土制“水平仪”。
几十年经营河套,王同春独立、与人合作、参与指导了总计10条干渠的开掘疏浚,并挖掘了两百余条支渠,构成了河套灌区十大干渠的基本骨架,开垦和灌溉农田近400万亩,为近代河套水利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套灌区。资料图
这种贡献在民国后得以放大。王同春受聘为政府水利顾问,先后参与导淮入海和海门围海造田规划,并应冯玉祥之请规划引黄溉田,勾画了《复兴后套计划渠图》,提出了一定的河套治水方略。
1925年,年逾古稀的王同春赴黄河督修水利时染病,返回河套五原县后,于农历6月28日病逝。当地人感念他治套有功,不仅集资建祠,还奉他为“河神”,并且留下了每年七八月夏秋之交往河渠里“放河灯”的民俗。
五原县河灯节。资料图
五原县河灯节。资料图
2009年,巴彦淖尔河套灌区水利部门首次组织“放河灯”活动,将河灯放入一百多年前王同春开挖的首条干渠中以示纪念,今年五原县的河灯节已办到第六届。河套治理代有“奇人”,渠溉沃野,滋润于今,他们的功德犹在,他们的事迹更应为后人传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