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2019行走黄河"之甘肃兰州篇:废弃泵站"变身"观景亭 黄河流域综合治理造福于民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牟健
2019年10月28日17:2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这个位置看兰州,真是太美了!”站在由兰铁泵站改造而成的观景亭里,人民日报记者季觉苏欣喜地感叹,“远处山林苍翠,两岸楼宇林立,蓝天白云下,湍湍的黄河流水环抱着兰州,满眼都是金城兰州的美丽。”

黄河在兰州穿城而过。(资料图)“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牟健 摄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甘肃省兰州市的长度为152公里。在黄河兰州段生态治理过程中,兰州市将废弃泵站改造为观景亭,连通滨河漫步道和人行道,让市民在茶余饭后多了一处亲水、观河、纳凉的好去处。这一智慧的做法,给初到兰州的季觉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前,人民日报社“2019行走黄河”采访团队一行走进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甘肃兰州。作为采访团的一员,季觉苏和采访团的其他记者一起,走进兰州马拉松主题公园、兰铁泵站改造项目点、水车博览园等地,实地采访了解,寻访兰州市近年来治理黄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用黄河造福市民的故事。

人民日报社“2019行走黄河”采访团在兰州马拉松公园采访。“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牟健 摄

秋日的清晨,凉意渐浓,但却没有影响在兰州马拉松公园内,兰州市民晨练的热情。成片的绿色的草坪、花期未至的马鞭草、河岸边叫不上名字的三五株小花,置身黄河岸边的这座公园,跑跑步、做做操,许多兰州市民美好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无疑是幸运的,兰州人民无疑是幸福的。”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二级调研员张志勇说,“特别是近几年,在保护好城市生态的基础上,如何打造山川秀美的新兰州,树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兰州一路探索前行。”

2016年,兰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致力于整合黄河两岸现有各类旅游资源,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强市为一体的“兰州黄河风情线5A级大景区”,旨在把兰州加快建设成为西部“黄河之都”“山水名城”“生态绿城”。而自1982年参加工作的张志勇,用了37年的时间,参与和见证了兰州城市环境的变化与发展。

人民日报社“2019行走黄河”采访团在兰州马拉松公园采访。“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牟健 摄

在生态治理的同时,2019年兰州市在黄河风情线景观带打造了以“马拉松花海”为代表的主题景观,依托黄河沿线主要景点,修建和改造公园11个,雕塑群14组,改造面积达到42.3万平方米,黄河兰州市区段绿地185万平方米,分车绿化带12.5万平方米,行道树16411棵。如此美丽的黄河风情线景观,每年吸引休闲、健身、旅游的人数已超过50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兰州市以“丰富夜生活、发展夜经济、打造不夜城”为目标,积极适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新变化,着力提高黄河沿线夜景亮化水平,打造出独一无二的黄河水面灯光秀,吸引“夜游”人群。同时,兰州音乐节、“把兰州唱给你听”民谣路演等一批依附于夜游兰州产业链的文娱活动,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人民日报社“2019行走黄河”采访团在兰州水车博览园采访。“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牟健 摄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厅长陈卫中在兰州调研时指出,2018年甘肃省接待游客人数3.02亿,仅兰州市就达到7000多万,贡献十分明显。做好兰州“过夜游”这篇文章,对扩大文旅产业产值、促进市民就近就业、拉动群众增收脱贫,意义十分重大。

与此同时,多年来,在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方面,甘肃省、兰州市党委政府通过持续落实河湖长制、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开展流域联防联控、强化科学引领等措施,坚持整治与保护并举、域内与区外联动、点源与流域共治。近年来,黄河兰州段干流各主要考核断面水质年均达到二类水质标准,支流达到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全市干支流各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三类以上优良水体,无劣五类水体,水质达标率100%。

“如今,穿城而过的黄河,不仅养育了这座城市,现在也真切的成为造福于民的‘幸福河’。而兰州人民,也如同保护母亲一般,保护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1992年来到兰州担任南北两山护林员的蔡学军说,“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生动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兰州脆弱的生态环境。新中国成立前,兰州是黄水照荒山,兰州人民每年背冰上山,挑水抗旱,植树造林,让广袤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从根本上改善兰州地区生态环境,成为几代兰州人民共同的夙愿。”

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兰州市政府动员广大群众冬季背冰上山,将冰块埋于树坑或树根部,待次年春季冰块融化后用于植树,并于春季担水上山浇树。定苗浇水中,一铁桶水只能浇两三棵苗。1956年,人们在白塔山绿化中发明的“三块砖”引水沟灌溉系统,通过砌砖建槽引水节水来灌溉造林,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2000年以后,兰州造林步入了‘快车道’。截至目前,兰州累计新增造林面积46万亩,使两山林地总面积达到了60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6亿株,形成了绿色的天然屏障。”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任智斌介绍,“据2009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成效评估数据显示,兰州南北两山林区年涵养水源3997.46万立方米,年固碳量75.22万吨,年释氧量73.51万吨,年滞尘量75.20万吨,年固土量277.65万吨,年减少黄河泥沙量61.12万吨,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999年的4.6亿元到现在的50亿元左右。”

人民日报社“2019行走黄河”采访团在兰州中山桥采访。“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牟健 摄

在城市“生态”“景观”“色彩”齐头并进的发展基础上,兰州串联两山水系,努力打造“春有山花烂漫、夏有层峦叠嶂、秋有层林尽染、冬有松柏常青”的全景兰州,以期最后整体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目标,让市民“生活在花园中,环抱在森林中”。

不忘初心,治理好过境黄河;牢记使命,保护好流域生态。如今,在天蓝水绿的人居环境中,兰州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在综合治理黄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用黄河造福于民的基础上,兰州城市发展的步伐坚定有力,必将再现丝路古城之新繁荣。

进入专题查看更多

(责编:曾帆、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