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地方专题>>2019行走黄河

"2019行走黄河":在沙坡头,他们喝退了腾格里沙漠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
2019年10月27日13:5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说起宁夏中卫沙坡头,你会联想到啥?

5A景区?大漠驼铃?黄河绿洲?《爸爸去哪儿》?

融黄河、绿洲、大漠于一体的沙坡头。“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摄

打开卫星地图:塞上江南的西北,触目惊心的黄,那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天佑宁夏,一座贺兰山脉阻挡了黄沙的步伐;自秦汉至今的沿黄水利建设,灌溉出自南向北吴忠、银川、石嘴山的长条形绿洲。

可中卫呢?

没有山脉的庇佑,直面大漠的蚕食,却硬生生甩出了个绿色的小尾巴。这尾巴尖儿,就在沙坡头。

卫星地图上的塞上江南。资料图

这里是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是抵御风沙侵蚀、守护塞上江南的前哨站:沙坡头,不只是个景区。

“哨兵”唐老汉,又扛起他发明的“干”字杵,面对采访组的镜头从容展示“造林神器”。

“用‘干’字杵底端的卡槽,卡住树苗根部,双手压住上横杆,一脚踩住下横杆,往沙里头杵……”老汉示范着,“看!柠条扎进沙里了吧,立起来了吧……”这“造林神器”有三好:一,比用铲子在沙里挖坑栽树苗更高效;二,下横杠可作为标尺,确保树苗根扎进湿沙深处,提高成活率;三,节省体力,且工具易于仿制推广。

唐希明演示“干”字杵。“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摄

唐老汉大名唐希明,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大小是个官。只是被阳光与风沙磨砺得黝黑而粗糙的褶皱面容,和略显消瘦的身材,再加上高耸的鼻尖、突出的喉结、浓重的口音,让他瞅上去与农家老汉并没有啥分别。

这个老汉不一般。且不说在沙坡头植树治沙快三十年,就说他发明的“干”字杵,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正在当地和周边推广普及,而他没要一分钱专利费。

“干”字杵只是无数治沙实践中的一个创造。“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摄

唐老汉不图这。1991年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当初卯着劲儿考上大学,心里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逃离老家这个‘鬼地方’”。为啥?腾格里沙漠肆虐,最严重时,越过沙坡头,蚕食到了迎水桥镇,距离中卫城区已不足4公里,黄河畔、城区外已是“迎沙桥”,沙暴袭来甚至有人丢了命。可事与愿违,毕业时有的同学分配到部委,而他却被“打回原籍”,“既然回来了,那就不走了,穷尽所学,让老家变样!”

面对采访组镜头,唐老汉对“干”字杵的讲解一板一眼、正儿八经,活脱脱像个技术员“现身说法”。手机上一搜,好家伙,他还是媒体的“红人”,照片视频刷了屏,里面受访的姿态,同样是那么得一板一眼、正儿八经。看来,他图的不是在镜头前出风头,而是借助媒体平台推广植树治沙新技术。

唐希明脚下,是绿与沙的博弈。“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摄

沙坡头,不只是个景区。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心外,藏着一个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为保证6穿腾格里沙漠而过的包兰铁路不被吞噬,来自铁道部、林业部、中科院的科研和建设大军,就扎根到当时还不为人知的沙坡头,打响了沙漠筑路与防沙治沙的攻坚战。

其中沙坡头段,植被覆盖度不到1%,地下水埋深80米,全是高大流动沙丘。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治沙先驱者们用几十年的努力,先后实现了无灌溉条件下人工植被防护带等重大技术突破,让沙坡头这个“前哨站”在腾格里沙漠前巍然屹立至今。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一景。“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姜峰摄

科研专家、唐老汉、无数无名建设者,他们都是“哨兵”。在他们的守望下,腾格里沙漠在沙坡头止步,而且比最严重时回退了20公里。

黄沙退,绿意长,这条生命的分界线还在向沙漠更深处挺进。

进入专题查看更多

(责编:孙梅、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