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行进中国”调研行

以文兴城 “赣”出盛景

人民网“行进中国”江西调研采访团
2024年09月25日08:0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在“行”中,看见“进”的中国。今年5月,人民网启动“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340名年轻记者,耗时2个月,走访31个省区市的111座城市,前往500余个基层一线点位深入采访,“即采即发”“边采边发”,推出融媒体作品600余件,各平台总阅读量超11亿。

8月13日起,人民网分“创新中国”“品牌中国”“投资中国”“活力中国”4个主题,陆续推出“行进中国”调研行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展现各地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点火喽!”8月25日,上午11点08分,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明清御窑风火窑的复烧仪式在一声震撼人心的口号中拉开序幕。熊熊窑火伴随着激昂的号子声燃起,映照着这座古老的城市。

在这里,自2009年起,13座历代典型瓷窑相继复活,每月坚持柴窑烧炼,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化传承与展现。

瓷都炉火传千古,赣水悠悠映古今。江西,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闻名。人民网“行进中国”江西调研采访团深入赣鄱大地,探寻这片土地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发展脉络。从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到南昌的红色记忆,从农家书屋到婺源秋韵,江西展现出了一幅幅生动而多彩的文化画卷。如今,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老大地,正以新老传承的不绝活力,“赣”出新的文化盛景。

“赣”出磁力:千年瓷都新传承

“绘画的时候笔锋很重要,要注重画面的灵动感……”走进景德镇孙公窑陶瓷世家工作室,孙立新正在教徒弟们练习勾画婴戏图。

孙立新今年57岁,是陶瓷世家孙公窑第四代传承人、青花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把优秀的陶瓷传统技艺教给学生们”是他坚守的使命。

“只有对每个传统纹饰、古瓷图案的线条技法都了然于心,才能在落笔时达到人与坯体合一。”孙立新教导学生,要做一名合格的非遗传承人,首先应做一位合格的匠人。

当孙立新的学生可不轻松,除了学好基本功,修好陶瓷文化内涵也是一门“主课”。

“许多00后的学生喜欢画卡通图案,虽然也是在练习造型和线条,但是忽略了陶瓷文化的内涵,这是不行的。”教学间隙,孙立新拿出学生们的卡通手绘作品,指导他们一步一步调整学习思路和方法。

截至目前,孙立新共带出了60多位学生,去年又新招收了6个。

“孙老师带学生都是不收费的,只要肯学,孙老师就愿意教。”胡轶昕是一名00后学艺者,每天早出晚归苦练基本功,“作为本地人,从小在景德镇‘玩泥巴’长大,我想让自己沉下心来传承好这门手艺。”

在景德镇,这样“老带新”的温馨画面随处可见。年轻人从老一辈匠人手中接过接力棒,为陶瓷文化注入青春活力。同时,景德镇以其独特的陶瓷文化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景漂”前来创业逐梦。

“我来景德镇已经9年了。”在“景漂”谢莉娟的工作室,摆放着各种陶艺作品,憨态可掬的兔儿爷、手握香插的俏皮“小王子”、“为友谊干杯”的高脚杯……

谢莉娟将原创插画中的人物形象与敦煌壁画等古老元素相结合,创作出的陶瓷文创摆件很快收获了一批顾客群体。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创意集市,许多陶瓷创作者在这里摆摊,展示售卖自己的原创作品。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创意集市,许多陶瓷创作者在摆摊,展示售卖自己的原创作品。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每逢周五、周六、周日的晚上,谢莉娟还会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陶溪川创意集市。

她以“为友谊干杯”为理念设计的高脚杯,已经成为集市上的热销产品。谈到未来,谢莉娟说,接下来将不断深挖陶瓷领域的文化内涵,在这款产品的基础上,开发设计更多生活用品类的同系列器皿,打通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如今的景德镇,已聚集了超过6万名“景漂”。他们在传承中创新,为这座古老瓷都注入更多新的活力,使千年陶瓷文化进一步凝练、传递、升腾。

“赣”出热力:文旅融合新体验

华灯初上。南昌市区繁华的中山路上,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一幢外观银灰色的回字形建筑,在灯光的映射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便是建成于1924年的江西大旅社,即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2024年8月,这里因为一场灯光秀而霸榜网络热搜。作为南昌城亮眼的红色地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于每个开放日晚上推出“光影八一”灯光秀。

今年8月,南昌红色地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放日晚上推出“光影八一”灯光秀。图为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今年8月,南昌红色地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放日晚上推出“光影八一”灯光秀。图为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8月1日晚上8点01分,演出拉开序幕。历史画面在光影中重现,金色钟表停留在凌晨两点,寓意着南昌起义的历史时刻,红色军旗与建筑相得益彰。

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看,“为了让孩子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我老早就过来排队了。”

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灯光秀结合纪念馆和英雄城精神属性,以光影为媒、建筑为幕,带领观众在百年建筑前追寻红色记忆。”

而在300公里外的婺源,当晨光初照,白墙黑瓦间的篁岭村逐渐苏醒。

43岁的村民吴仙凤将红彤彤的辣椒、黄澄澄的玉米、金灿灿的稻谷等农作物摆放在竹匾上,置于错落排布的木架上晾晒。远远望去,犹如粉彩画般,点缀着山村的秋色。

“来这儿玩的游客都会拍我们‘晒秋’,有的游客还想亲自体验一把。”吴仙凤一边忙活着手上的活儿一边说道。

篁岭,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村落,和很多老村一样,一度出现空心化等问题。2009年,村里引入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产权置换、搬迁安置,在山下建设移民新村,对老村进行精心规划建设、风貌修缮,传统文化得以融入古村开发之中。

“篁岭村依山而建,缺少平坦的晒场,村民们在屋檐下、窗户外搭晒架、晾晒农产品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所以我们把晒秋作为篁岭旅游品牌的核心元素予以打造。”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说。

从此,“篁岭晒秋”这一传统农耕文化,成为“最美中国符号”。

发展至今,篁岭先后引进了歙砚、纸伞、国画、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村民也变成了“上班族”:“乡村摄影师”曹加祥在背着相机捕捉美景的同时,还当上景区的“旅游体验师”;“货郎担”曹秋来则走街串巷做起了“移动小卖部”,和游客互动展现特色民俗……

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江西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赣”出活力:文化惠民新场景

赣江之滨,巨大的摩天轮缓缓旋转,俯视着一座透明建筑——南昌市红谷滩区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

这里是南昌市首家24小时开放的孺子书房,虽毗邻商圈、剧场等喧嚣之地,却能隔绝外界的喧闹,市民可在这里享受温馨而有情怀的公共阅读服务。

市民在南昌市红谷滩区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阅读。人民网记者 邱烨摄

市民在南昌市红谷滩区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阅读。人民网记者 邱烨摄

“暑假期间,来这里看书的人更多了。”管理员胡欢欢边整理书架边说。

像这样的孺子书房,南昌共有百家。“书籍可以借阅回家,还书还特别方便。”市民胡女士说,“我可以在任意一家书房归还书籍,没有任何限制。”

孺子书房通过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实现了借阅服务更便捷。南昌市图书馆网络维护部副主任李旭文介绍说:“通过技术手段,我们能精准分析市民的阅读需求,实现精准购书、配置,提升阅读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书屋的建设,也延伸到了乡村,书香气息弥漫在赣鄱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赣州市宁都县会同乡南田村农家书屋,一排排书架整齐划一,一册册图书陈列有序,在阅读区域,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在书桌前,认真翻阅着手中的书本。

“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我没事儿就爱来看书,书屋里有辣椒种植技术、四大家鱼养殖技术等书籍,种类比较齐全。”村民陈进生笑着告诉记者。

“家门口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这是群众反馈最多的评价。

文化如细雨,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江西。在全省范围内,多个景区和文化单位联手,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文化惠民的活动。例如:部分博物馆和艺术馆延长开放时间,定期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和文化中心增设了更多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而“一篇《滕王阁序》走遍南昌”活动,更是掀起了文化热潮。

滕王阁景区内,游客踊跃参与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的活动。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滕王阁景区内,游客踊跃参与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的活动。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每逢假期,南昌滕王阁景区的智能“背序亭”前热闹非凡,数字虚拟人“王勃”为参与挑战的游客背诵的《滕王阁序》进行评分。

成功的背诵者不仅可以免费游览滕王阁,还可以获得其他多个景点的免费门票,并在当地众多食品餐饮门店享受优惠。

唐代才子王勃跨越时空,同千年后的游客共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画卷。历史与现代的奇妙交织,给游客带来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也开辟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渠道。

江西,这片饱含文化底蕴的土地,正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创新,将声声赣韵传向四海,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活力。(杨义、周贺、吴跃军、田兴春、王子涵、邱烨、时雨、罗娜、孔文进)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

【系列报道】

创新中国 | 湖北篇 辽宁篇 四川篇 陕西篇 山西篇 江苏篇 浙江篇 北京篇

品牌中国 | 福建篇 云南篇 广东篇 湖南篇 河北篇 吉林篇 上海篇

投资中国 | 重庆篇 海南篇 河南篇 广西篇 新疆篇 天津篇 安徽篇

活力中国 | 内蒙古篇 青海篇 宁夏篇 西藏篇 贵州篇 甘肃篇 黑龙江篇

(责编:肖鑫、唐嘉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