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调研行
以绿为底色,内蒙古绘就生态蓝图
在“行”中,看见“进”的中国。今年5月,人民网启动“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340名年轻记者,耗时2个月,走访31个省区市的111座城市,前往500余个基层一线点位深入采访,“即采即发”“边采边发”,推出融媒体作品600余件,各平台总阅读量超11亿。
8月13日起,人民网分“创新中国”“品牌中国”“投资中国”“活力中国”4个主题,陆续推出“行进中国”调研行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展现各地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生态是内蒙古的突出优势,绿色是内蒙古的鲜亮底色。
盛夏时节,行进在敕勒川草原、库布其沙漠光伏基地、乌梁素海、莫尔格勒河……感受“活力内蒙古”的无限生机。
一棵草会有怎样的生命之旅?一粒沙为何蕴含万千气象?一片林如何构筑起北疆的万里绿色屏障?人民网“行进中国”调研采访团队走进内蒙古,在一棵草、一粒沙、一片林中寻找答案。
生态修复:北疆大地天蓝水清草绿
夏日的巴彦淖尔,乌梁素海碧波荡漾,群鸟欢飞。
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乌梁素海自然补给水量不断减少,加之农田退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排放等因素,乌梁素海湖内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水质曾一度恶化。
近年来,乌梁素海实施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流域生态质量逐步好转,乌梁素海这颗“塞外明珠”又重新焕发昔日光彩。
乌梁素海风景秀美。人民网 孟佳澍摄
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是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助推当地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为生态治理“造血”。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高占飞感慨,通过发展渔业、旅游业和芦苇产业,实施生态调控,将生态价值转变成经济价值,有助于我们持续不断开展调控治理,继续保护好、治理好乌梁素海。
在内蒙古,修复治理的奇迹还不止这一个。
敕勒川草原。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大青山脚下的敕勒川草原,彩蝶纷飞,牧歌悠扬。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砂石遍布的荒滩。
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呼和浩特市采用“人工干预下模拟天然草原”的近自然修复方案,从千亩试验开始,如今已修复面积3万余亩。
修复后的敕勒川草原,干草产量、固碳量、释氧量均提高近12倍,已然成为“美丽青城”的“天然氧吧”。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新模式:流动的沙丘停下脚步
内蒙古的沙漠和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40多年来,内蒙古的荒漠化治理为世界提供了治沙的“库布其模式”“磴口模式”。
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库布其沙漠里,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地排列着,像是一幅幅蓝色长卷,在黄沙中熠熠生辉。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100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为改善内蒙古能源供给结构和推进库布其沙漠荒漠化生态治理汇聚起“光伏长城”。
航拍“光伏长城”。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在光伏基地不远处,是当地一家大型乳企的奶牛场,奶牛的饲草料,基本来自园区的光伏板下种植的苜蓿。
“牧场里产生的粪便经过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可以直接用于光伏板下面的牧草灌溉,环保的同时改良了沙漠土壤,也提升了牧草质量。”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能源局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李凯介绍着这片沙漠光伏板下的“小生态”。
沙漠中的板下种植。人民网记者 李睿摄
这一创新性的治沙模式,不仅有效改善了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环境,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空中俯瞰,笔直平坦的马路在光伏基地中延伸,郁郁葱葱的有机农林在四周环绕,碧绿的人工湖宛如一颗宝石点缀其上,一匹由光伏板组成的蒙古马扬蹄驰骋,无一不展现着库布其沙漠焕发的生机与活力。
光伏板汇聚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当前,达拉特旗新能源计划装机规模1955.4213万千瓦,其中,光伏1474.9213万千瓦,全旗新能源发展已初具规模,具备实施“新能源就地消纳比例示范工程”条件。
近十年,内蒙古全区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均居全国首位,草原植被盖度由40.3%提高到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减少6000多万亩,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绿色惠民:生态美让百姓富起来
内蒙古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近年,内蒙古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大兴安岭“挂斧停锯”,昔日的伐木工纷纷转型“变身”。
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驼峰岭天池。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早年,刘立全还以为会和父辈一样“靠山吃山”。2012年,阿尔山林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也是在那时,刘立全明白,“是时候改变了。”
看准了阿尔山旅游发展未来可期,刘立全从粥棚干起,到餐厅后厨学习,如今开起了民宿。刘立全笑称:“放下斧头搞旅游,幸福生活不用愁,现在的收入情况好多了。”
夏末,在中蒙边境线旁的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苏道牧场,无论是在牧民家里,还是在旅游点,随处可见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牧场女主人白萨仁说:“我们牧民能有这样的好日子,都从心底感恩党。”
教师团在苏道牧场举办团建活动。人民网记者 苗阳摄
生态美,百姓富,农牧民群众也吃上了“生态文旅饭”。
满族屯满族乡西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30多公里,是全国唯一一个至今仍从事草原畜牧业的少数民族边境乡。靠着发展牧家乐,苏道夫妻去年一年的收入能达到40多万元,夫妻俩的精气神也提起来了,在边境线旁稳稳扎根。
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红火。
作为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正在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何晶茹、白建平、孝金波、富丽娟、张力洋、李楠楠、刘艺琳、苗阳、张聿修、孟佳澍、道日娜、寇雅楠、张雪冬、李睿、齐浩男、赵梦月)
点击进入专题
【系列报道】
创新中国 | 湖北篇 辽宁篇 四川篇 陕西篇 山西篇 江苏篇 浙江篇 北京篇
品牌中国 | 福建篇 云南篇 广东篇 湖南篇 河北篇 吉林篇 上海篇
投资中国 | 重庆篇 海南篇 河南篇 广西篇 新疆篇 天津篇 安徽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