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离监探亲,一条充满人性力量的改造之路【3】

——专访内蒙古司法厅厅长毕力夫

2018年04月27日10:01 |
小字号

社会联动机制是成功保障

从高墙内走出高墙外,再从高墙外回到高墙内,这对犯人而言,是一条人性化的改造之路。但要走通这条路,对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来说,却是要面对一场极其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厅长毕力夫:关于离监探亲,内蒙古自治区有其特殊性,特殊在哪儿呢?118万平方公里,东西长四千多公里,一次离监探亲中间的环节是非常多的,比如说把在押服刑人员送出去之后,对监狱来说就完成任务了,但是在回家的过程中,假如是坐火车回去,这一段需要人来监管,铁路出站之后,从车站再到司法所,从司法所再到嘎查、到村子,这段距离也是非常远的,都需要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来监管。所以内蒙与其他省市相比,开展离监探亲工作的难度恐怕就更大了。

一个在押服刑人员离监探亲,涉及到司法行政系统的各个部门,需要调动几十个相关工作人员协调配合。离监探亲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司法系统协同制定的一套科学高效的联动管理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厅长毕力夫(左三)到第一女子监狱开展调研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厅长毕力夫:联动机制就是服刑人员进入司法所之后,司法所需要和地方政府及服刑人员家属签署保证状,服刑人员回家以后,一是要加强教育,再一个还要保证能送得回来,不要出问题等等。这一系列我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整个是一个大体系中的不同阶段,我们把它叫无缝对接的联动机制。正是因为有这个联动机制的保障,我们才能较为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离监探亲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司法系统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怀。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厅长毕力夫:这次活动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如铁路、公安的大力支持。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说服刑人员回到了村里,大队书记会提着果篮去家里看望他,说你放心服刑,家里我们都照顾着。服刑人员不会感觉受到了歧视,而是受到许多关爱。这种关爱联动没有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是做不成的。这也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司法工作,特别是刑罚执行一定要通过提升社会参与度的方式,来加强对罪犯的教化”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责编:吴昊、秦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