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行走黄河”之若尔盖篇:乱跑的沙丘,给我站住!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辖曼镇西仓村,矗着一块地标:《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2016年若尔盖县沙化土地治理工程(二期)》项目第43号小班现场。漫坡之上,一棵棵细瘦的红柳在沙地中迎风挺立,一株株纤韧的披碱草在深秋仍有些微绿意……
如果有摄像机架在这里20年,会看到这样的景色流变:
上世纪末,这里曾是肥美的牧场,草深及膝,牛羊越来越稠;渐渐地,牛羊不见了,牧草消失了,一大片流动沙地,时时黄尘四起;两年前,人们扛着高原柳过来,在这里打下无数地栅,流动的沙丘被强行固定,不过一年多,秃顶就生出了细发……
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和科技产业股副股长刘海金,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他自嘲是在“修理地球”。
行走至“黄河九曲第一湾”所在地若尔盖县。不断听到,这个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湿地面积占县域面积27.6%的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沙化风险。2014年全国第五次沙漠化土地监测显示,若尔盖沙漠化面积达8.03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5%、草原面积的9.9%……
若尔盖县委书记泽尔登和牧民苦口婆心劝减畜,否则,生态失衡,将来你们只能放骆驼了!
他对记者谈及草原沙化成因: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水蒸发量变大、地下水位下降、鼠虫害、草畜过载等,“2000年左右,诺尔盖草原超载一度达60%”。
谈起治理前的状况,刘海金眉头锁紧了,“到2016年,这片沙地面积已达到211.55公顷”。
治理前后对比照(资料照片)。 “行走黄河”采访组 姜峰摄
2017年9月,对这处“43号小班”,国家投入846万元进行治理。
“项目主要采用了‘高山柳沙障+植灌+种草+施肥+护栏’的治理模式”,刘海金说,首先是将一根根45cm长的柳树桩打入沙地,其中20cm露出沙面,然后将一根根柳条编成护栏,绕过柳树桩,将沙地分为一个个4米×2米的方格,阻止沙丘流动;其次,在方格中撒入牛羊粪、有机肥等,提升土壤肥力;而后,撒入披碱草等草种,植入2-3年生的高山红柳幼苗;最后,设置网围栏进行三年的封禁管护,防止牛羊破坏。
柳条将沙丘分割成一个个4米×2米的方格。 “行走黄河”采访组 李栋摄
通过2年治理,该小班植被盖度提高30个百分点,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沙丘已经固定住。我们前段时间还做了抽样,红柳树的存活率达到了85%,能够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刘海金对治理成效颇有信心。
第43号小班治沙成效初显。 “行走黄河”采访组 李栋摄
沙化治理,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改善,更改变了牧民的观念。“越来越多的牧民认识到草原超载危害,大多数牧民自觉压缩放牧数量,人均养牛数量已从25头以上减少至现在的15头左右。”泽尔登说。
43号小班项目不远处,一处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沙地治理更给人以信心——沙地高山柳渐有成林之势。“如果有充足的投入,持之以恒,43号小班乃至若尔盖全部沙地也许都能变成这样。”刘海金充满期待。
历经近20年的努力,沙地高山柳渐有成林之势。“行走黄河”采访组 李栋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