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2019行走黄河"采访札记之西宁篇:惊艳!400人4年,绘就千米长卷唐卡

“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季觉苏
2019年10月16日17:1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这是一座让观者震撼的“笔下长城”!

唐卡已成藏文化的重要标识。这种原用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文化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广涉藏族宗教、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颜料传统上是从金、银、珍珠、玛瑙、珊瑚、孔雀石、朱砂等天然珍贵材料中提取,经过几百年岁月,仍然明艳夺目。

若在平时,当你看到一幅严格按照传统工艺画成的唐卡,其精美的笔触、惊艳的上色、蕴含的宗教文化故事,总值得观者细细揣摩。那么,如果700多幅唐卡同时奔来眼底呢?

那是一种让你难以置信、不敢呼吸的体验。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展出的这幅《中国藏族彩绘大观》(以下简称“《彩绘大观》”)的唐卡长卷,由700多幅唐卡组成,不同的堆绣图案有3000多种,内容有如一部藏文化百科全书,包括对宇宙形成的认知以及历史、宗教、医学、艺术、民俗、文化生活等诸方面。

图为《中国藏族彩绘大观》片段。“行走黄河”采访组 皇甫万里摄

传统的唐卡制作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按照规定的仪式以及一整套工艺程序来进行。一幅唐卡汇聚了诸多的心血,价格已然不菲。

而《彩绘大观》从策划到完成历时长达27年,由青、藏、甘、川、滇五省区四百多位藏、蒙、土、汉学者、专家、顶尖工艺美术师,采用纯天然绘画颜料绘制而成。画面气势恢宏,绚丽多彩,纤毫毕现。人民日报社青海分社记者姜峰早就向我们推荐:“来到青海,哪怕青海湖不去,也一定要去看看那幅唐卡长卷。”

走进这如绚烂的盘龙般蜿蜒于偌大展馆中的唐卡“长城”之间,果然所有人都被“震”得说不出话。

细细观瞧,开篇便是描述人类起源和宇宙形成。这是依据藏传佛学经典《俱舍论》关于宇宙形成的观点而绘,即使你不了解藏文化,没有读过《俱舍论》,也能从绘画中读出早期藏区人们对于世界缘起的奇思妙想。

接下来则是蓝汪汪的汪洋大海变成了一片陆地,描述的是青藏高原如何形成。古代藏民是怎么知道青藏高原从前是一片海呢,传说引人遐想。

来看《彩绘大观》,绝对不能错过金唐、红唐、黑唐这三幅唐卡。金唐绘画的是释迦牟尼佛像,如果你从不同角度看佛祖,佛祖的眼睛始终在注视着你,当你蹲下来仰视时,佛祖则呈现祥和的微笑。红唐画的是马头金刚像;黑唐的颜料是用酥油灯燃尽之后灯芯的灯灰打底的。色彩淳和、纤毫毕现。

这三幅唐卡用的颜料最珍贵,笔触最细致,耗时也最长,是整个《彩绘大观》中经典中的经典。

藏区的众多著名建筑,包括拉萨的布达拉宫以及我们即将前往的黄河源牛头碑等,在这幅长卷中均壮观呈现。

618米的长卷在展厅中一路蜿蜒,看不到尽头。如果仔细品味每一幅,一整天都不够,一个小时都只能算浮光掠影。

图为《中国藏族彩绘大观》片段。“行走黄河”采访组 皇甫万里摄

藏文化博物院的相关负责人彭毛卓玛说,《彩绘大观》后续还有三百多米,已经绘制完成,还没有展出。

这幅千米唐卡长卷1995年开笔。而策划者宗者拉杰在此前23年就已经开始筹划。彭毛卓玛说,这间博物院可以说是因为这幅长卷而建。当初的400多位画师有些已经离世了,这件唐卡已成孤品和绝唱。

“很多画师是在用一生做这一件事。”彭毛卓玛说。

当年画师们使用的绘笔,原样呈现在博物院。有的绘笔,毫尖细到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眼前的栩栩如生和明艳动人,就产生于这毫巅之间。

当年画师们使用的绘笔。“行走黄河”采访组 皇甫万里摄

如果你对藏医感兴趣,可以去看看陈列在曼唐器械展厅的80幅唐卡,其中有一幅描绘了1300多年前藏医对胚胎的理解。那时人们认为,一个健康的胚胎需要3个先决条件,健康的父精母血的结合、灵魂的注入和五元的辅助。藏地先人认为,五元是指土、水、火、风、空,如果没有了土,人就没有了肉体,没有了水,就没有了血液,没有了火,就没有了体温,没有了风,就没有了呼吸,没有了空就没有了发育的空间。这和汉文化中的五行颇为相似。藏医还认为,没有灵魂的注入,生出来的孩子可能会是痴呆儿。

另一幅唐卡上描绘了古代藏医对于胚胎发育的研究。当时藏人认为,胚胎发育7天为一个周期,一共有38周,会经历三个转折点:1到9周是鱼期,是水生动物;接下来是龟期,两栖动物;最后是猪期,在母体中吃了睡,睡了吃,也就是哺乳动物时期,这又和进化论以及胚胎发育的科学进程极其相似。还有关于分娩过程和分娩过后的描绘,也十分详尽,让人不禁惊叹,1300多年前藏区的妇幼保健知识就已经如此完备。

站在这幅将达一公里长的唐卡面前,藏地先人的智慧通透和今人的惊人才华,都尽收眼底。

进入专题查看更多

(责编:曾帆、唐嘉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