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更有险境在源头(1999年“行走黄河”日记)

2019年10月16日08:4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编者按

黄河宁则天下宁,黄河不靖则天下忧心。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1999年5月10日至6月13日,人民日报社“行走黄河”采访组,逆黄河而上,就黄河流域的防汛、断流、污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文化承续等课题进行采访活动,刊发了上百篇、十余万字的文字和约200幅图片。

20年后,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民日报社重启“行走黄河”大型融媒体报道,在“2019行走黄河”活动启动之际,人民网将“行走黄河”系列报道重新整理发布,以帮助网友更好了解黄河以及黄河治理情况。

6月9日—10日 西宁—湟源—玛多

一进湟源,我们就开始兴奋,这就是极富诱惑力的青藏高原。

随后就望见了青碧无边的青海湖。它被群山环抱着,与天际相衔。昨夜刚刚下过雨,乌云直压湖面,使得这个一向以纯净著称的中国最大咸水湖,也蒙上一层抑郁色彩。

近年来,与内地许多湖泊一样,青海湖也在经历湖面萎缩、水质咸化、鱼类及鸟类消减等灾难。湖边有新垦出大片土地,而在几年前,这里曾是湖底。还有环护着它的广袤草原,也在逐渐走向荒漠化。我们所看到的草场,多半都是绿中泛黄,缺乏生机,更有大片草场深受鼠害,已经“坟丘”累累,成为新的不毛之地。

这就是黄河的源头地区?我们忧心忡忡。在昨天的采访中,青海省林业局局长王谦那副“重任在肩”又“不堪重负”的愁容,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青海的“重负”究竟有多重?──水土流失面积逾5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其中黄河流域为1.1亿亩,是整个黄河流域的50%;草场退化严重,近10年的退化面积比上一个10年增加1倍多,黄河河源的玛多县,4077个湖泊中,已有近千个干涸,其余湖泊水位下降了2—3米……

黄河告急,源头告急,青海也在告急。去年长江大水之后,青海发布《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这使得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原木采伐销售收入和木材加工收入每年减少2500万左右,育林基金每年减少近900万元,林业建设费每年减少38万元。这对每年财政缺口都在十几个亿的青海省来说,不是个小数字。如何维持林场与林业工人的生计?青海处在茫然之中。与此同时,对治沙治鼠、水土保持的投入也极其可怜:1992年以来,国家与地方财政投入治沙的资金累计4081万元,摊入每亩沙化面积平均不到两角钱……

“保护江河源头义不容辞。但必须有相当大的付出。”青海是个穷省,如果不允许它继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要把保护江河源头的重任全压在它的肩头,它确实力不从心。那么,为整个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造福的源头治理工作,有没有可能得到源源不绝的生态补偿基金呢?相对富裕的黄河下游,是否也能为黄河源头的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呢?

三菱越野车飞奔300多公里,我们终于抵达黄河源头第一镇——玛多县城所在地黄河沿。

黄河源头,自古以来就有过多种说法。直到70年代末,经过认真的实地考察,才有了比较一致的结论:黄河正源在流进扎陵湖、鄂陵湖的卡日曲。但是,黄河源头实际上多是汊流、散乱流,经过一大片名叫星宿海的沼泽地,很难说哪一条是主河道,就这么散散漫漫地汇入扎陵湖,再流入它的姐妹湖鄂陵湖。

就是这一大片沼泽把我们害惨了!汽车磕磕绊绊折腾半天,终于把我们带到了措哇尕什山上的黄河源头牛头碑了,那碑呈硕大的牛头状,上有胡耀邦和十世班禅分别用汉、藏文手书的“黄河源头”大字。

然而源头怎么没有水?我们策划的放漂流瓶之类的仪式根本无法举行。当地人说,这几年黄河源头一直断流,今年还断流八公里呢──这真是一个让我们极其惊讶的消息。(李泓冰 吴 焰)

(原载于《人民日报》 1999年07月27日第10版)

(责编:于新怡、肖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