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小小微信群满满正能量

吴月琳
2017年05月25日09:57 |
小字号

有人说,中国已开启全民“微信模式”。

作为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之一,方便、实用、快捷的微信,不仅年轻人喜欢用,也备受老年人的青睐,它不仅大大增进了人际间的日常交流与情感维系,也有效增强了彼此间的信息传播和知识传递。

自2016年5月至今,笔者在商务部老年大学工作整整一年间,一个最突出的感受是:微信群,已成为老年大学第二课堂的主阵地。

商务部老年大学现有6大类24门课程,每周课程学员近660人次,几乎每个班级都建有微信群。课余之际,大家纷纷以微信群为载体,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心得经验、展示自我风采,在沟通互动中收获了新知识,在休闲娱乐中传播了正能量,效果明显。

一是打破教学局限,促进学习互助。互动性,是微信平台的鲜明特征。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老师而言,通过微信群可以及时发布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料、布置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等,并针对学员老同志的问题随时随地提供答案和辅导,在一对多、一对一的线上教学中,节省了时间,灵活了方法,提高了效率;对学员老同志来说,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请教、交流,即便老师一时不在线,基本上在微信群里都可以得到其他学员的帮助和解答。目前,商务部老年大学各个微信群里,师生之间、学员之间互学互助已蔚然成风。如太极拳班,班委每次都将老师课堂教学内容录成小视频,上传至群,学员们通过课下揣摩领会,整体水平提升很快。

二是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办事流程。此前,老年大学在管理中无论是活动通知还是实效反馈,大都是以电话和纸质通知为主,费时耗力不说,难免出漏。而今,老年大学主动利用微信群开展工作和生活服务,平时主动发布诸如教务会、节假日停课、活动安排等通知,开学前提醒按时上课,天气变化时叮嘱添减衣物,教室遗落物品时及时发图帮助认领,并随时接收老师和学员老同志的请假等事项。网络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方式密切了校方、教师和学员老同志的三方联系与沟通,实用化、快捷化的办事流程方便了信息传递,促进了相互提醒和共同监督,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三是拓宽展示平台,延伸社交触角。研究表明,现代老年人充实的生活,与其对知识追求的程度呈正相关。与青少年和在职人员不同,离退休学员老同志的学习,主要呈现出学习目的的非功利性、学习动机的多元化、学习需要的自我实现性、学习选择的兴趣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老年大学在有效满足学员老同志学习需求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其良性的社交需求。随着商务部老年大学一个个班级微信群平台的搭建,使得第二课堂成为继第一课堂后学员老同志们几乎可以24小时社交的“沙龙”。如景泰蓝工艺画班、摄影及后期制作班、书画班、舞蹈班和形体班等班级的微信群,学员老同志们经常把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发送到群里,分享成果,相互切磋,在“晒”出风采、收获点赞的同时拉近了距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愉悦了心情。

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只有热情拥抱互联网,善于利用互联网,才能让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今天,小小微信群,发挥大能量,商务部老年大学的“老顽童”们正轻触屏幕,或原创,或转发,享受着微信给他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温馨和快乐。

与此同时,通过一年来的具体教学管理实践,也应理性地认识到,虽然微信群汇聚了丰富资源和海量信息,其教学互动、多媒体资源高效运用等特点已在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中崭露头角,但基于微信为基础的教学补充模式在老年大学尚处于初步阶段,仍存在一些诸如原创观点以偏概全、转发内容良莠不齐等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建、用、管等方面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努力将其打造成学员老同志们学习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传播正能量的时代好平台。(作者单位:商务部老年大学)

(责编:乐意、秦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