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蓝汛通信集团蓝汛首鸣事业部高级设计总监王锦峰,成都工业学院教授沈益民,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林友芳做客人民网城市战略研究院“未来战略”论坛,就“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现场视频   访谈图片 

    地点:人民网演播室
    主办:人民网城市战略研究院
    协办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

精彩问答

人民网:李院士,现在有一个词是非常热,大家也经常谈论和讨论起,就是“智慧城市”这个词,智慧城市是怎样的概念呢?

李德仁:智慧城市这个词是出自于英文的Smart City。大家知道从上个世纪1992年、1993年,全世界推行信息高速公路,以后就出现了一个词,叫做数字城市。就是希望把我们生活地球城市上所有资源的、人文的、社会的信息上网让大家享受,所以数字城市就实现了,可以在网上看到我们城市,看到我们城市的各种信息,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组织得更好,这叫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只是把现实的城市装进去,人、物的活动没有用传感器把它记录和实时的传起来。物联网有实时的传输,就可以在云计算的条件下,对人、车、物的活动做计算分析,做反馈控制,就反过来帮助我们人生活得更好,这个城市就聪明了,所以就用Smart这个词来形容。

<

人民网:我们要靠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来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设呢?

沈益民:智慧城市这四个字里面最容易被大家所关注到的就是“智慧”两个字,我们觉得它很聪明,是特别聪明的城市,是这种感觉。但是实际上聪明或者智慧本身是我们实现智慧城市的手段,不是我们的目的。目的是让所有人感觉到生活得很舒适、很便捷,让老百姓觉得做这件事情很容易就做了。

人民网:林教授,您能否介绍一下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之中,是怎样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和先进技术来做智慧城市建设的?

林友芳: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大数据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对于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使得我们相关的机构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城市中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通过我们的数据分析或者数据挖掘、数据整理的手段,使得我们具有刚才李院士提到的知识库,有了知识或者正确的知识,我们才有可能作出一个合理恰当的决策,这才能体现智慧的重要意义。所以,大数据是城市智慧性支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或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仅仅有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后面加工的过程,能够把我们的传感网收集的大数据,通过我们数据的加工,加工成有用的知识,最终服务于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去,体现我们的智慧。

人民网:能否描绘一下真正的智慧城市完成以后,市民的生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王锦锋:我的理解,在整个智慧城市不断完善过程中,其实它对大家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更具有指导意义,或者更便捷吧,总的来说是更方便的趋势。从简单的出行到生活领域,不管从购物、家居以及工作也好,都是沿着这样的曲线走,随着智慧城市渗透的更深入,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便捷、更加高速,避免能源的浪费和避免不必要的中间绕路这样的情况出现。

人民网:我们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三个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李德仁: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有三个关联关键词,即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这是在智慧时代三个特殊的概念,在过去历史上没有很多强调这样一个概念,这是一个技术的进步,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在过去历史上没有很多强调这样一个概念,这是一个技术的进步,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一个技术的进步,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嘉宾简介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沈益民
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中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国家传感网标准工作组正式成员代表、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

林友芳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工学博士,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网络科学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创新团队成员。

王锦峰
蓝汛通信集团蓝汛首鸣事业部高级设计总监,带领团队荣获全球云计算大会云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