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行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看新疆

从“一域发展”到“全局添彩”

人民网“行进中国”新疆调研采访团
2025年09月14日08:57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24小时,新疆在发生着什么?

当星星峡渐渐破晓,新疆“东大门”曙光初照;天池依偎在群山之间,碧波浩渺如天境浮空;与此同时——

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27列以上;

约3.7亿度电通过“疆电外送”通道,送往全国各地;

田畴沃野孕育的甜美瓜果,24小时内端上了各地餐桌……

一天一天,日月轮替,连成了一年的光阴;一步一步,笃行不辍,拼出了奋斗的轮廓。正是有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科学指引,五年来,锚定党中央赋予的“五大战略定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以高质量发展交出优异答卷。

优势产业强支点,构建双循环重要枢纽

新疆地域辽阔,物产富饶,资源富集。

主播正在带货销售“腰站子”面粉。人民网 李欣洋摄

主播正在带货销售“腰站子”面粉。人民网 李欣洋摄

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部,是小麦生长的黄金地带,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便坐落于此,颇具代表性。从“大锅饭”到包产到户,再到成立专业合作社、放活土地经营权,“腰站子”面粉品牌走向全国,并成为新疆首批“亿元村”之一。

“从吃饱饭到产业化,腰站子村用了40多年,下一棒要交到年轻人手里。”今年60岁的村党总支书记唐培科感慨地说。

这是新疆端稳“粮食饭碗”的生动缩影——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粮食总产量为110万吨;自治区成立以来,粮食总产稳步提升,去年总产量达2330.2万吨。“中国碗”正装下更多“新疆粮”。

真正的发展智慧,从来不是依赖优势的“单向发力”,而是在善用优势的同时,主动为劣势“破局赋能”。

航拍巴里坤换流站。人民网 李欣洋摄

航拍巴里坤换流站。人民网 李欣洋摄

新疆东天山脚下的茫茫戈壁,当地人口中“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劣势,却是电力能源建设的天然优势——成片风机将绿能输往哈密±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仅7毫秒就能“闪送”至重庆。

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巴里坤换流站党支部书记高新龙表示,这条电力“大动脉”在今年迎峰度夏前投用,快速缓解重庆夏季用电压力。截至9月9日,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75.7亿千瓦时。

当前,新疆正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截至今年7月底,新疆新能源装机达1.34亿千瓦时,累计外送电量达9463.58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占比近三成。

柴窝堡凹陷北缘油气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柴探2井施工现场。人民网记者 唐宋摄

柴窝堡凹陷北缘油气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柴探2井施工现场。人民网记者 唐宋摄

粮食单产跃居全国第一、油气产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疆电外送”连续五年破千亿千瓦时……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新疆培育壮大油气加工、新型电力等特色产业,加快构建具有新疆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特色优势产业的稳步发展,为新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注入澎湃动能。

黄金通道连欧亚,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

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5700多公里,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刘琰摄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刘琰摄

8月4日凌晨,我国首条直飞乌兹别克斯坦乌尔根奇的航线开通。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货运航线辐射面不断扩大,目前已增至20个国家,航线达31条。截至7月底,该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5.5万吨,同比增长近4倍,已超过2024年全年国际货邮吞吐量,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效能持续释放。

空中丝路越织越密,陆上丝路日夜不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一派繁忙,天山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铁路快通”全面覆盖,集货、带货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陆港区累计发行班列超9500列,主要出口钢材、服装百货、汽车零配件、建材等200多个品类。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班列事业部营销组主管王婷婷表示,通过‌“天山号+铁路快通”模式,企业无需另行申报及办理繁琐的转关、核销手续,申报成本节省30%,并显著提升班列货物运输效率。

天山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人民网记者 杨睿摄

天山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人民网记者 杨睿摄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随着向西开放步伐加快,南疆重镇喀什吸引众多企业扎根。全球贸易通集团(中亚运营中心)自去年8月落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以来,贸易额已突破68.7亿元,近日又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签下3亿元出口订单。

“作为跨境电商及供应链平台,我们与中亚各国政府在品牌共建理念上达成了深度合作,将引领一批制造型企业落地喀什进行深度合作。”该企业负责人赵志江说。

黄金通道尽显黄金价值。2022年至2024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3年跨越3个千亿元台阶。这背后是新疆不断拓展深化对外开放、主动服务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的具体实践。

“东联西出”“西引东来”,一批批货物从这里出发,跨越山海、连通万邦,新疆实现“边陲变中心、末梢变前沿”的华丽转身。

幸福歌声传四方,共绘团结同心圆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每年七八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三团九连林果大道因鲜桃上市格外热闹,桃香弥漫间,游客和订单纷至沓来。

“根本不用宣传,发个朋友圈订单就忙不完,全国订单24小时能从桃园到餐桌。”果农倪泽寒身旁堆着几十箱蟠桃,忙个不停。如今,蟠桃产业已成该团优势特色产业,除鲜果销售外,还发展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乡村振兴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

独库公路沿线风景秀美。韩栓柱摄

独库公路沿线风景秀美。韩栓柱摄

天山南麓,独库公路南段140多公里穿境而过,库车市阿格乡康村便藏在公路终点,曾有“有女不嫁阿康村、光棍生在阿康村”的说法。

在当地政府与宁波援疆的带领下,康村打响“翻身仗”:先从道路硬化入手,改造富民安居房、铺设自来水管道、新建卫生院,再依托旅游资源打造“独库第一村・康村”,让村民搭上“旅游快车”。

村民如苏力・沙吾提放下羊鞭,在景区开起观光车,“人多时一天要跑40多趟,去年光开车就挣了2万多元。”他感慨道,“放羊的地方成了景区,以前想都不敢想。”

阿格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汪月华表示,今年年初康村召开集体股份分红大会,全村436户每户分红200元至900元不等,传统牧业村端上了旅游“金饭碗”,“康村不小康”已成过去。

伊宁市花城里社区的“伊犁人的奶茶会”。人民网记者 陈新辉摄

伊宁市花城里社区的“伊犁人的奶茶会”。人民网记者 陈新辉摄

增收有门路,民声有回应。在伊宁市六星街,“奶茶议事会”打开各族群众心扉,将民生诉求解决在基层。伊犁州党委组织部干部妥晓虎介绍,以街巷为单位,将奶茶议事会设在联户长、群众代表家中,政协委员工作站(室)的委员也参会商议,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社区能解决的立即办,解决不了的就报给上级党委、政府统筹解决。”六星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迪达尔・库钠依说,“我们定期开奶茶会,通报解决进度,搜集新的诉求。”

妥晓虎提到,2023年以来,通过“伊犁人的奶茶会”居民议事品牌,伊犁州已为各族群众办理6.67万件民生实事,覆盖教育、医疗、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不仅伊犁,哈密挂牌了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站,学政策、送服务、话团结,播撒“铸牢”种子;喀什市东湖社区,聚焦“一老一小”开展各类服务,社区干部和居民处成了“亲人”;木垒县博斯坦乡“流动代表之家”,围绕群众身边“小急难”,将“微实事”办到群众心坎……

新疆从上至下,推动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带头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更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目前,已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0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4个,各族群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天山南北、塔河两岸,幸福歌声处处响起。70年来,新疆大力增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基石不断加固。

展望未来,抓住新机遇、展现新作为,新疆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积极拥抱世界。

(孙海峰、唐晓勇、王欲然、唐佳、唐宋、杨睿、李欣洋、陈新辉)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

【行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看地方系列报道】

辽宁篇 安徽篇 湖北篇 山东篇 广东篇 江西篇 浙江篇 吉林篇 山西篇 重庆篇 河南篇 陕西篇 湖南篇 上海篇 广西篇 北京篇 海南篇 宁夏篇 青海篇 河北篇 云南篇 内蒙古篇 福建篇 广西篇

(责编:刘开阳、唐嘉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