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党建引领同谱村寨平安曲 上下携手共唱乡村振兴歌

2022年05月16日09:4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乡镇专职队器材发放仪式。李杨摄
乡镇专职队器材发放仪式。李杨摄

融水苗族自治县隶属广西柳州市,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原因,全县20个乡镇中有17个乡镇1166个自然屯约35万苗、侗等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木质结构的房子里,这些木质结构吊脚楼楼上住人,楼底圈养禽畜,房屋连片而建,依山聚居,被称为“睡在柴火上的民族”。一旦起火,极易连片遭殃,几十年经营的家园瞬间化为灰烬,很多群众因灾一夜返贫,火灾防控压力巨大。

为切实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以党建带队建、队建促业务发展的思路,通过强化党委班子建设,提升党委引领全局工作能,紧盯应急处突和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关键点,在实战上下功夫,在求真务实上见真章,团结带领大队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办实事、办好事,在扎实推进少数民族村寨火灾防控、助力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谱好村寨平安曲、唱响乡村振兴歌。

群众眼里的民生情

歌舞飘起来,芦笙唱起来……“壮族三月三”前,走进融水县安太乡林洞村培科屯,不少苗族同胞正赶着演练芦笙舞。“过去,生怕起火灾,大伙过个年都不安稳。”面对着村里实施防火改造后规划有序的新居,让70岁的何瑞秋老人十分感慨,特别是1961年年底的那场大火,一下子200多户房屋就没了……

为彻底改变村寨火灾多发频发的问题,让少数民族群众过上安稳的日子,融水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不等不靠,积极深入各乡镇、村屯一线走访调研,并撰写专题报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将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先后两次实施以“四加一”(即水改、寨改、灶改、电改和30户以上村屯设立一个消防器材室、50户以上村屯建立一支村寨义务消防队)和“智慧用电监控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寨防火改造工程,惠及全县群众35万人。据统计,村寨防火改造工程实施以来,全县村寨没发生过一起重大以上火灾,火灾各项指标同比大幅下降,村寨消防安全形势不断向好。

“预备……开始!”随着一声响亮的口令声,在安太乡林洞村培科屯,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消防演练正在上演。绑水带、接水管、用水枪……10名壮小伙,个个动作麻利,娴熟的自防自救技能,丝毫不比专业人员逊色。

这是培科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务消防队。据统计,像这样的义务消防队,融水县有477支共7155名队员,政府还统一为各乡镇和村屯配备了消防器材。同时,通过分片、分期或轮训的方式,对乡镇和村屯的消防助理、消防管理员、义务消防队等进行培训。

在培科屯消防器材室,手抬机动泵、消防水带、油锯、战斗服等一应俱全,墙上还挂有《消防器材管理维护制度》等管理制度,屯里还制定了村民防火公约,这些制度和公约要求每一个村民都要严格遵守。

“推动实施村寨防火改造工程,是我们大队党委在立足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主责主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群众之所愿、群众之所想、群众之所急放在首要工作目标,深入探索消防安全与群众福祉共进繁荣的重大举措。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的后续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努力为驻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平安、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发展贡献消防力量。”融水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梁智泉说道。

苗山乡里的消防队

“我们队是2020年5月成立的,到今天已经有两年了,目前有10名队员,其中专职人员6名,民兵4名,都是镇上本地人。”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专职消防队队长覃蒙慢说。

覃蒙慢所在的大浪专职队是融水苗族自治县乡镇专职消防队第一批“试点建设单位”。为有效改变“远水难救近火”的现状,融水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主动谋划,多次走访县财政、人社、应急等部门商讨建设方案,积极行文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2021年8月,融水县20支乡镇专职消防队全部落地开花,率先在广西实现乡镇专职消防力量全覆盖。

“这几个小伙子每周都来村里巡逻,用苗话、壮话跟我们老人家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现在村里人的消防安全意识都提高了。”家住融水县大浪镇中团村的李奶奶笑着说。

2021年6月16日,融水县红水乡红水小学附近一民房起火,红水乡专职队接警后立即出动,仅用不到5分钟就赶到现场并迅速处置完毕,“灭早、灭小、灭初期”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小时候,寨子里经常起火,木头房子一烧就是一片,火光把整座山都映红了。”队员韦业鹏回想起以前的寨火场景仍心有余悸。韦业鹏中学毕业后,离家外出打了两年的工,听说乡里要建设专职消防队,他马上辞职回家,提交了入职申请书。身边的朋友听说韦业鹏要加入乡里的消防队,也放弃外出打工赚钱的机会,纷纷报名要加入乡镇专职消防队。如今的他们,每天活跃在家乡的田间地头,用土话向父老乡亲宣讲消防安全知识,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守护一方大山平安。

“今年以来,20支乡镇专职消防队共接警出动70余起,开展防火检查240余次,排查村民自建房4万余栋,发现隐患3800余处,维修管网损坏接头320个,更换管网1700米,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600多次。乡镇专职队的设立,打通了乡村灭火救援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融水苗族自治县高岭消防救援站站长赵智军说。

民族风情的活名片

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屯位于桂黔交界处,距离县城73公里,是一个典型的木质结构古村落。寨子里有143户700多人,桂黔交界线从寨子中间蜿蜒而过,其中102户属广西融水县治,41户属贵州从江县治。寨子依山而建,户户相连,极富民族风情。但由于绝大多数村民的房子都是木头建造,消防安全工作成为了每一届村委的心头事。

“以前寨子里发生过一场火灾,大火蔓延得很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村里的青壮年男子都外出打工了,只能靠留在寨子里的妇女进行扑救,但是大家消防业务不熟悉,看着村里的消防设施手足无措,只能任由大火把房屋烧光。”女子志愿队队长桂英嫂回忆道。

桂英嫂是村里的一名党员,看到村民因灾受贫,心里非常难受。在一次村屯党员大会上,桂英嫂提出组建一支由留守妇女组成的女子志愿消防队,得到了村委的支持。县消防救援大队听说这个情况后,主动与村委商谈共建组建事宜,与乌英苗寨村委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定点帮扶指导乌英屯的消防安全工作。同时,依托村里的妇女组织,组建了乌英女子志愿消防队。

在大队的协调指导下,全县首支女子志愿消防队——乌英苗寨女子志愿消防队诞生了。女子志愿消防队20名队员中,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29岁,均是已婚妇女,长期在家务农,队伍结构稳定。

这些女队员们平时农忙于田间地头,闲暇时走寨入户,肩负起巡寨、喊寨、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的责任。近年来,乘着村里实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开发的东风,女子志愿消防队员们把消防宣传工作做到了前来观赏的每一个游客身边,让游客在游览浓郁民族风情的同时,切身感受到寨子里的平安祥和。

“乌英苗寨女子志愿消防队是我们立足村寨防火工作实际,积极破解偏远村寨火灾防控工作难题,探索基层消防力量建设路子的一种尝试。今后,大队党委将针对辖区类似情况,进一步将党建工作和村寨防火工作有机融合,努力打造有特色、可复制、能推广的鲜活样板。”融水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梁智泉道。

易地搬迁的守护人

与乌英苗寨不同,在融水县双龙沟森林景区和梦呜苗寨景区,有一支专职消防队默默守护。2021年8月2日,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专职消防队在融水县双龙沟森林景区正式揭牌入驻。专职队管辖区域中包含一个4A级景区——双龙沟森林景区,两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梦呜苗寨和苗美家园,辖区占地面积600余亩,有搬迁居民1244多户6000多人。

自景区专职队揭牌以来,有效搜寻失散游客20余人。同时,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从分散独立居住到庭院集中居住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安全用火用电习惯尚未建立、消防意识普遍淡薄等情况,大队组织专职队员深入安置点面对面向群众宣讲消除安全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发放涵盖消防安全常识、火场逃生技能等内容的消防宣传资料1000余份,组织群众开展灭火和疏散演练8次。

“除了辖区内各类灭火救援和消防安全宣传工作,专职队还提供营区参观、失散人员的寻找、游客咨询等多项便民服务。此外,每天的值班队员还会分批次、分时段到异地扶贫搬迁点开展消防巡查,确保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及早发现、及时整改、精准处置,坚决防止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融水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唐鹏程介绍。

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下功夫,通过打造乡村旅游消防宣传阵地、将消防知识课程纳入少数民族妇女夜校培训内容、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定期向弱势群体捐赠物资、实施“苗寨雏鹰成长护航工程”解决偏远村寨学生早餐困难等实际方式,深入探索主责主业与服务民生深度结合、消防安全基础夯实与群众福祉共进繁荣的新路子,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内涵,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贡献消防力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李杨)

(责编:肖鑫、唐嘉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