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盛赞枸酱酒“甘美之”
据贵州史学工作者考证,在贵州开发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古夜郎栈道”得以修筑,是因茅台酒的物质初始形态“枸酱”而引出。《史记》记载汉武帝饮枸酱“甘美之”的赞叹,以及前人赋诗“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既表明了茅台酒酿造历史的久远,又界定了其源生地——今天的茅台镇地区。
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故事
国内流传最广的“怒掷酒瓶振国威”而获奖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当时,身着长袍、梳着长辩的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用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无人问津。展会即将结束,一位中国代表心生一计,佯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使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经反复品尝后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因为此前已评出金奖产品)。在国运不济、饱受欺凌的旧中国,茅台酒大长了国人的志气,这或许是人们更为接受这一故事的关键所在。
茅台酒与红军
长征时,红军进入贵州茅台镇。长途行军,大家都很疲乏,他们发现茅台镇酒多,便纷纷用酒擦脸、洗头、洗脚。由于茅台酒能舒筋活血,消炎去肿,战士们顿时感到浑身痛快,解除了长途跋涉的疲乏。
尼克松赞扬茅台酒“能治百病”
1972年2月21日晚7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盛大欢迎宴会上,周恩来向尼克松介绍茅台酒时说:“比伏特加好喝,饮之喉咙不痛也不上头……”尼克松心悦诚服,也赞扬茅台酒“能治百病”。周总理与首度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共同举起盛满茅台的酒杯“干杯”,这一历史性时刻通过中外记者的镜头迅速向全世界播送,茅台酒伴随着这个历史性的“干杯”而名震世界。同时全球冷战出现转暖的先兆,“茅台杯酒融坚冰”的典故,随之载入中美外交史册。
30年前飞机餐喝茅台
最近,一条“1982年,飞机上的饮料有茅台”的微博在网络上广为流传,配图上空姐笑意盈盈为旅客倒茅台酒的画面让众多网友惊讶:还有这等好事?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是电影剧照或广告海报,真实性不高。而30年前飞机上的饮料到底有没有茅台呢?一位上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的民航专家向记者证实:很多年前一些航班的头等舱确实配有茅台!
茅台镇:“中国第一酒镇”
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写照;域内白酒业兴盛,当地生产的“茅台酒”,历史悠久,18世纪中叶即有酒坊20家。见于文献记载的“茅台春”与“茅台烧春”。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茅台镇誉满全球,到20世纪初已跻身世界名酒之林。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三渡赤水,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诗篇。茅台镇集厚重的古盐文化、灿烂的长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是茅台酒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