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h!生活丨“你怎么知道,我今晚吃海鲜 ”

凌晨4时
广西北海侨港镇鱿鱼码头
已是人声鼎沸
这里是最“新鲜”的海鲜批发市场
夜捕归来的渔船一靠岸
商贩和食客便争相抢购
只为那一口“鲜”
蚝蛋烧。人民网 雷琦竣 摄
在北海
千百年来
大海的馈赠远不止食材
还有伴海而生的生活方式
涠洲岛景区供图
靠海而生 实现“海鲜自由”
从鲜美的石斑到肥美的青蟹
从蹦跶的皮皮虾到新鲜的沙虫
海洋鱼类500多种
虾类230种
年捕捞和交易量40多万吨
只要想得到的这里都有
刚实现了“海鲜自由”
恐怕又患上“选择困难症”
生猛海鲜。人民网 雷琦竣 摄
爆炒、椒盐、酸甜、香辣
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最鲜的做法当然是清蒸
简单调味
最大程度保留海鲜的鲜美
蒸笼一开,鲜香四溢
每一口都是大海的味道
对当地人来说
这里简直是他们的海鲜食堂
想吃什么,应有尽有
渔民捕捞的海鱼。人民网 雷琦竣 摄
口感细腻的糖水
香气扑鼻的牛杂和蟹仔粉
左手虾公籺,右手蚝蛋烧
在绚烂的夕阳下漫步
吹海风、听浪声
这是独属于北海的风情
煎鱿鱼。人民网 雷琦竣 摄
如果觉得还不过瘾
那就来一趟北海
广西餐饮文化活动周的
更多线下活动
将让你的味蕾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侨港小吃。人民网 雷琦竣 摄
伴海而兴 承载千年古韵
舌尖美味古韵悠长
它不仅是情感的寄托
更是当地的饮食文化传承
在北海
除了美食文化历史
也不能少了城市文明历史
凌晨4点北海电建渔港码头十分热闹。人民网 雷琦竣 摄
带着这份惬意走进北海老街
扑面而来的
是两百年的历史气息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秦汉时期
便是对外通商的门户之一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形成老街前店后居的建筑格局
既保留了岭南建筑的精髓
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艺术元素
中顶铺、拖笼门、西式女儿墙
让人仿佛回到车马慢、书信远的年代
北海老街。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供图
骨角雕、贝雕等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传承了千百年
这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手工艺品
和北海咸水歌、沙蟹汁制作技艺
疍家婚礼等
25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一样
是北海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贝制铜雀台。人民网 雷琦竣 摄
历史的厚重远不止于此
两千多年前的合浦郡
舟楫往来、商贾云集
东方的商品在南亚、西亚等地区
受到热捧时
古希腊的黄金串饰
古罗马的水晶玛瑙
以及斯里兰卡的琥珀松石
同样成为当地民众生活富足的见证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供图
“有商船到!”
夜幕降临,岸边传来高亢叫声
外国商队在锣鼓喧天中举着火把上岸
归航、启航、船去、船来
海丝首港景区
通过汉韵建筑和全景演艺交互
再现两千多年前的盛世画卷
海丝首港景区演出现场。人民网 严立政 摄
向海而行 邂逅温柔浪漫
“铛—铛—铛”
“嘟—嘟—嘟”
随着锣鼓声和汽笛声响起
千艘渔船扬帆起航
奔向万顷碧波大海
北海,这个风光旖旎的滨海之城
再次向世界展示出无穷的魅力
梁新辉 摄
要看海
到“海上森林”走一走吧
这里空气清新怡人
负氧离子含量极高
堪称“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
约42平方公里的红树林
占全区红树林面积的45%以上
树下活跃着贝、鱼、虾、蟹
幽秘神奇、倚海而生
潮涨而隐、潮退而现
还可欣赏群鹜飞天、红日白沙
如诗意画卷
成群的白鹭在红树林湿地飞翔。毛家平 摄
壮阔的海与峻峭的火山岩相遇
上演着跨越亿年的“水与火之歌”
成就了“中国最大最年轻的死火山岛”
向着遗世独立的火山岛进发
不用去远方
涠洲岛也有“玻璃海”
梁新辉 摄
骑着“小电驴”
转个弯就闯进了盛夏的深处
卸下了所有的烦恼与束缚
梁新辉 摄
想象一下
当一群鲸鱼在海面上跃起时
那将是何等的震撼与壮观
这里,是中国近海唯一
可以邂逅到布氏鲸群的地方
北海银滩。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供图
不论是漫步在老街
感受历史的沉淀
还是在海鲜市场
寻找那一口最鲜美的滋味
亦或是站在涠洲岛
眺望壮阔的海景
北海都有着让人心动的魅力
收拾好行囊
忘记喧嚣
北海等你
一起来嗨!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赵强
总监制|杨义 张玉珂
监制|周贺 李娜 叶斌 徐冬儿 刘云
文案|黄昱梅 沈泉池 廖剑容
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广西商务厅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北海市委网信办 北海市旅游文体局 北海市商务局 涠洲岛景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