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南海司法行政系统在行动!

2021年04月28日15:51  来源:人民网
 

为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牢固树立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南海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将教育整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实效,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海区司法局“五举措”直面群众“急、难、愁、盼”暖民心

南海区司法行政系统直面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需求。

“线上+线下”齐发力,做好普法惠民工作;“便民+特色”聚合力,做好公证利民工作;“高效+公正”强威力,开展复议为民工作;“及时+专业”显内力,做好服务为民工作;“直联+业务”显活力,做好党建亲民工作。南海区司法行政系统围绕“五举措”有针对性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出15大便民利民措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海区法援处抓四项举措围绕群众需求办实事

南海区法律援助处围绕群众需求,依托法律援助工作职能,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为群众普法律、护权益、办实事。

忠实履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待遇、抚养赡养费等18类情形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予经济审查。深入开展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针对法定不同情况,指派具备丰富经验的律师提供刑事辩护或刑事代理,协助开展认罪认罚。

此外,构建纵横结合的法律援助维权网络,健全线上线下法律援助申请网络,畅通群众维权渠道。加强法援普法宣传,优化法援体系建设与服务质量。强化法律援助队伍建设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保障办案优质高效。

里水司法所“1+2+3”模式在实践活动中走深走实

自开展教育整顿以来,里水司法所积极抓好各项教育整顿工作,努力把教育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推动落实的强大动力,创新打造“一条线路、两个社矫品牌、三个实践为民活动”工作模式,力争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走深走实。

打造“一条法治文化旅游线路”,升级群众学法的“新鲜度”。打造好里“06法治文化”旅游线路,该线路结合了乡村振兴、民主法治村居创建的成果,以里06公交为引线,将沿途8个村居十大法治阵地串珠成链,展示乡村法治美景,借法治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法治文化建设“动起来”“实起来”“联起来”“活起来”。

打造“两个社区矫正品牌”,彰显监管教育的“温度”。里水司法所积极创新社区矫正工作举措,工作中突出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在对社矫对象的教育学习、公益活动方面更突出个性化要求;积极打造两个社矫品牌,即“心晴归航”和“青苗计划”。“心晴归航”项目以心理疏导为主,“青苗计划”则以关注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成长为重心,两个项目互相融合、衔接,引入心理矫治与家庭矫治为一体,实现特殊家庭未成年人关爱与家庭和谐回归社会为目标。

开展“三个实践为民活动”,增强服务群众的“深度”。开展好“党建星期二”活动。里水司法所密切联系挂钩的金旗峰社区,与社区党委重点开展党建共建结对,共同研讨城市小区的治理模式及小区物业纠纷化解的新方法、新举措。同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法律援助服务。作为基层的法律援助工作站,里水司法所根据案情难易程度通过口头解答或指派律师等形式进行分类处理。

联安细胞培育”为基层调解员增知识、提素质

4月19日,丹灶司法所组织了联安片区五个村居的书记、经济社社长、社委100多人在东联社区召开了联安矛盾纠纷化解细胞培育计划动员大会。该计划是在区委政法委支持下将人民调解工作延伸到经济社一级,培育社长作为最基层的调解员,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动员会上,镇司法所副所长陈锦文作了动员讲话并要求各社长、社委充分认识到基层调解工作重要性并积极参与接下来的各类培训,提高自身能力,做好经济社一级的矛盾化解工作。联安片区的书记或代表作表态发言,要求各辖区内的社长积极参与并大力配合。

动员会后马上展开了该计划的第一次培训工作,邀请了广东正念律师所律师周淑贞对参会人员进行了调解知识培训和普法培训。会后,社长们均表示该计划有意义,培训有实效,并会继续参加后续的一系列谈判技巧、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并做好自己经济社的调解工作。

九江以“同理心”化解市民矛盾

当事人马某在九江镇某文化综合楼店铺经营一家兰州拉面馆,曾因租房事宜与承租人发生争议。九江司法所启动联防联控机制,组织镇综治办、村居各部门和九江镇社会公益组织矛盾纠纷化解示范点,联合成立专案工作组开展专案攻坚行动。

九江镇公益组织矛盾纠纷化解示范点调解员刘小芳通过与综治办、村居等相关部门沟通,了解案件最新信息,并做好工作预案,通过“建立关系”“沟通到位”“正面面质”“趁热打铁”四步协调案件,以同理心、接纳、倾听、尊重为主要方式贯穿调解始终。在政府各部门的见证下,双方达成一致协议。

成功调解的背后是九江司法所积极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创新举措。2020年5月,九江司法所建立社会公益组织矛盾纠纷化解示范点。该示范点主要运用心理辅导手段进行纠纷化解工作,除了在难案化解中做出成效,还在历史积案难案化解方面通过社工组织“一对一”心理帮扶,采用情感疏导、心理干预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至目前,该示范点化解处理了13宗矛盾纠纷,成功10宗。刘小芳曾获评2016、2018年的优秀社工、2018年佛山市五星级志愿者和2020年南海区社工之星的称号。九江司法所拟设立“小芳心晴调解工作室”,主要以心理干预手段、社工手法为主要化解方法,优化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创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新景象,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西樵司法所诉前和解显成效 专业调解促和谐

4月2日,当事人刘某因西樵诉前和解中心成功调解其经济纠纷,特意前来送上一面锦旗表示谢意。此次经济纠纷案件转至西樵诉前和解中心后,调解员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协商。经调解员耐心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真正为群众办实事!”4月12日,西樵民间纠纷调解协会成功调处一起人损纠纷,双方当事人都向调解员道谢。

桂城司法所组织有关单位共同探讨解决措施

2021年4月21日下午,南海区司法局公法股股长刘世文、桂城司法所调解业务主管韦艳芬、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桂城市场监督管理所(以下简称市监所)副所长梁浩和桂城街道法律顾问纪建斌律师一起到平洲珠宝玉器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玉协调委会)进行调研,共同探讨纠纷原因及解决措施。

西樵司法所做实“检调对接”获群众赠锦旗

4月23日上午,一起损害赔偿纠纷的当事人将一面写有“情系百姓解后忧,真心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西樵民间纠纷调解协会调解员的手中,以表谢意。

李某与邓某因一起矛盾纠纷一直未达成共识。4月20日,西樵检察室联系调解协会,希望能以调解方式解决该案的民事赔偿问题。

协会接案后,迅速派出调解员前往检察室进行调解。在深入研究了解案情后,调解员先让双方提出各自诉求,了解双方想法。调解员当场转变调解方式,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从情、理、法三个方面向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说,并建议双方按南海区价格认证中心认定的价格为准进行赔偿。经调解员耐心劝说后,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至此,该纠纷得以化解,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此次“检调对接”调解,不仅对当事人起到教育警示作用,而且加深推进“检调对接”工作,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舒民忧、解民困,以多元化方式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法制宣传活动进社区 “调解优先”的氛围已形成

为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影响力,大沥镇、狮山镇、西樵镇、桂城街道、九江镇等各司法所以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摆设摊位、设置趣味法制游戏、现场调解咨询等形式,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之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知法、守法、用法,增强了社区居民对人民调解法的了解,还提高了辖区居民对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和支持率,营造了“调解优先”的氛围。

“我们老人家容易被骗子盯上,所以工作人员给我普及了很多防骗知识。”驿园社区居民何桂凤听工作人员讲了很久。她表示,工作人员讲得十分细致,了解到不少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高了诈骗防范意识。

“民法典教育大课堂”进校园

《民法典》如何为青少年保驾护航?4月22日,南海区“民法典教育大课堂”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走进大沥镇黄岐中心小学,为同学们揭开谜底。接下来,该活动将继续走进南海区各镇街多所学校,让《民法典》点亮少年们的成长之路。

“乘风破浪会有时,法典解忧so easy......”当天下午,“民法典教育大课堂”在同学们响亮的口号声中开课。活动主持人以风趣幽默的语言,通过视频解说、以案释法、提问互动等方式,与该校四年级近400名同学,一同开启《民法典》学习之旅。“民法典教育大课堂”包括与“典”同行、学法用“典”、以案说法、齐读民法典等内容,从中穿插有奖PK答题环节,锻炼同学们活学活用能力。

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回家之后,我要跟家人们分享今天的收获。”该校403班学生周楚明表示,此前在网上了解过《民法典》,通过今天的活动,他对此“宝典”有了更多认识,万一遇到侵害,懂得用《民法典》保护自己。

法德大讲堂进镇进街进企业 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通过党史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中国一路走来的不易,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为我们党积累了宝贵的精神遗产。”4月14日上午,“村居法德大讲堂·推进乡村振兴”——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在桂城街道金谷智创产业社区开展宣讲。活动邀请南海讲师团副团长谢晓云担任讲师,以生动有趣的课程,向在场的党员讲解党史,共同学习佛山历史人物身上优良品德。

“讲党性就是讲人性,做一个好人,就是好的共产党员。”4月16日上午,“村居法德大讲堂·推进乡村振兴”——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来到桂城街道大德社区。活动邀请南海讲师团成员、广东至高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郑宇佳担任讲师,为党员和群众带去生动有趣的思想道德党课,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群众的道德水平。

4月16日下午,“村居法德大讲堂·推进乡村振兴”——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走进大沥镇渔业社区,南海讲师团成员黄观水为社区居民讲课,以“德”为出发点,通过法德大讲堂向居民传授驾驭情绪的秘诀,助大家享受快乐人生。

在西樵镇百西社区广东昱升个人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活动邀请了南海讲师团讲师周崇贤为职工们开讲《有效沟通》,现场干货满满,让职工们收获匪浅。

(责编:关思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