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州市:以党群联动 居民主体 探索共建共治共营治理新实践

2021年01月20日14:25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彭州市丹景山镇坚持党建引领、居民自治,通过“赋权、赋能、赋值”于民,指导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成立“共建共治共营自治委员会”,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双向联动、共建共治共营、社会多元参与”的花村街治理模式,被评为“2019年全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在花村街治理模式的带动下,丹景山镇群众自治热情高涨,发展治理成效明显,丹景山镇成功入选四川省乡镇治理现代化试点,实现党群干群“双向联动”、社区居民主动担责的良序善治局面。

场镇网红小火车打卡点。

一、坚持党委政府不包办,为民赋权赋能赋值

丹景山镇党委政府在乡镇治理过程中,始终将“授权赋能”理念嵌入治理的全过程,积极构建镇—村(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三级良性互动机制,坚持“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和“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治“纵向有机结合”,通过“赋权、赋能、赋值”于民,厘清政府和居民各自职责边界,牢固树立居民主人翁意识。

一是赋权于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发展治理,通过举行“坝坝问政”200余场次推进群众参与议事决策常态化长效化,将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评价权充分赋予居民,发动花村街居民全程参与引水上街、停车场建设、风雨廊改造等项目规划设计、物资采购、质量监督等各个环节。在社区外部环境改造中,由居民自主选择房屋立面颜色、工程材料,由“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带领引导群众共同建设、共同治理、抱团经营,让居民成为社区发展治理的“主人”。

二是赋能于民。在丹景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举办书法绘画比赛和乡村规划师选拔等一系列活动,挖掘文艺工作者、乡村设计师、造价师等社区能人,为基层治理提供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利用“微党校”“农民夜校”等平台邀请社区能人开展社区治理教育培训50余场,弥补居民在社区治理、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短板,居民建言献策积极性和精准度大幅提高。

三是赋值于民。将治理成效辐射覆盖到居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配套建设、文态业态形成等方面,加大对餐饮、民宿、文创等产业扶持力度,吸引童话火车乐园等一批产业化项目落地,有效盘活田地、闲置房屋等资产资源30余处,解决200余名社区居民及周边群众就业,助民增收300余万元,切实将治理效能转化为增收实效。

丹景山镇节假日期间人气爆棚。

二、坚持社会主体不缺位,共建共治共营群众事务

丹景山镇党委政府围绕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工作理念,引导村(社区)成立20余个“共建共治共营委员会”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多元治理主体作用,集智聚力、抱团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是注重以事聚人,成立共建委员会。丹景山镇关口社区花村街通过以居民最期盼的街道改造项目为抓手,引导居民通过坝坝会推选5名社区乡贤组建共建委员会,负责花村街整体打造工作。在共建委员会的带动下,街道居民全过程参与规划设计、方案确定、施工比选、物资采购、质量监督等各个环节,并自愿出资300元进行自家房屋立面改造,主动拆围墙、迁坟墓,腾让土地30余处,拆出两条游步道的空间,为街面改造项目落地腾出建设空间。

二是注重长效管护,成立共治委员会。针对街道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出摊占道等治理乱象,丹景山镇党委政府引导社区热心群众组建共治委员会。共治委员会成员分工协作,设花司令、水司令、卫生负责人、车辆摆放负责人、摊位管理负责人等28项职务,几乎囊括街面公共空间中大小事务。

三是注重发展成效,成立共营委员会。在共营委员的积极动员下,多位居民开铺子做生意。为进一步提高居民营商热情,共营委员会成员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提供营商建议、给予支持鼓励,包括举办传统棒棒会、冷餐会、邻里小吃比赛等活动40余场次,“蛮姐食堂”“十里春风”等网红打卡商业业态陆续形成。同时建立“九陇戏院”等文化地标,发展特色民宿,不断盘活产业业态。

社区党员干部通过坝坝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三、坚持党群双向联动,发挥各自优势齐发力

丹景山镇党委政府积极构建镇—村(社区)—群众三级良性互动机制,探索“一体化”乡镇治理体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党群干群“双向联动”,为社区发展治理助力,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是完善上下联动机制。整合包含以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民警、网格员等为代表的网格力量,以驻村律师、驻村法官、人民调解员为代表的专业力量,以“共建共治共营委员会”为代表的自治力量,打造全科网格,建强基层治理队伍。以乡镇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建立“一体化”治理研判机制,由村(社区)“吹哨”,镇党委政府“派单”,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报到”,实现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快速响应、精准落地,切实回应居民诉求,协同化解矛盾隐患问题100余件,信访量明显下降。

二是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在丹景山镇花村街治理过程中,设立群众公开议事场所“花村堂屋”,自下而上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183户居民轮流值守担任“堂屋当家人”,为群众议事、开展活动提供自主服务,发动群众为社区发展治理出策出力,集中商讨解决当前的邻里纠纷、违建拆除等矛盾问题,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同时通过每月“坝坝会”“议事会”“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不断强化与群众的沟通协调,有效提升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三是树牢治理红线意识。在推进乡镇治理过程中,丹景山镇始终把“该党委政府负责的不推诿,该群众负责的不包办”作为治理红线。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坚持与群众约法三章、“滴水为界”,巧用辩证法,创新思维方式,处理好“活力”和“秩序”之间的关系。在花村街改造项目上,以“公私属性”划分来明确政府与居民职责,由政府统筹资金40余万元用于街面公共景观提升,群众自筹资金200余万元进行自家房屋风貌改造,有效引领政府协同解决“大事”,群众自治解决“私事”,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

丹景山镇将继续紧扣新时代乡村治理难点痛点,聚焦场镇街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散居院落等乡村基本形态,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将“赋权、赋能、赋值”与“共建、共治、共营”的治理理念贯穿各项工作事务,不断凝聚共治合力,深化完善治理体制机制,持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为开创乡镇治理全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责编:姜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