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基层社会治理集成创新的“榆阳实践”

2021年01月19日18:39  来源:人民网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榆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12个街道,实有人口83万人。2019年,榆阳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以两个“国字号”示范区创建为主要抓手,把基层社会治理上升到全局战略层面,列为榆阳区五大重点工作版块之一(党的建设、高端能化、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社会治理),整区推进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小刘说事”调解居民纠纷。

一、系统谋划上,围绕两个“国字号”创建工作,定位打造全国示范标杆,运用系统思维集成方式全面推开基层社会治理

榆阳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有着良好的基础:2013年榆阳区在陕西省率先推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模式;2018年榆阳区推出“五化同步”(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区域化统筹、信息化支撑、规范化提升)举措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019年8月在榆林市率先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

总体设想是:立足打造全国层面的基层社会治理的示范样板,运用系统思维、集成方式统筹谋划实施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基本思路是:围绕系统集成,统筹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民生保障、综治维稳、生态环保、精神文明等各领域重点工作,形成有机统一的治理结合体,打造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升级版,构建形成具有榆阳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榆阳模式”。

推进路径是:立足城市、乡村两大治理版块,系统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思路、组织体系、治理机制、创新实践、智慧系统、队伍力量“六大集成”,高质量完成两个“国字号”示范创建任务,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榆阳经验”。

荷风书苑读书会。

二、总体布局上,着力构建“大治理”工作格局,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统筹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六大集成创新”

工作思路集成:深化拓展“五化同步”模式,全面运用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乡村基层治理方面,重点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机制、完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改进基层治理方式、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监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6个方面探索新机制和新模式。

组织体系集成:改革创新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机制,区级层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整合各方治理资源,统一指导、统筹调度、联动推进、集中攻关,大力引导群团基层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治理机制集成:全面推行全科网格治理机制;系统创新提升“三治融合”治理模式,自治方面着力构建简约高效、务实管用、简便易行基层自治体制机制,法治方面重点做好依法治区和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方式;德治方面重点依托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基层德治“榆阳模式”。

创新实践集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多元纠纷调解机制,打造了32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创新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行“枫桥派出所”建设,实施“雪亮工程”提标扩面工程,大力推广“一键报警”系统,补齐应急处置、风险防控、公共安全短板。

智慧系统集成:打造“智慧治理”框架体系,统一设置信息采集技术标准,实现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服务群众以及综合创建、技防监控、视联调度等功能多网融合,做到一个指挥平台“全网联动、全程调度”。

队伍力量集成:全面加强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稳定乡镇、街道基层干部队伍;从严加强村干部管理,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村“两委”成员区级联审制度,健全村干部考勤考核、组织培训、述职评议等制度,将实绩突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优先推荐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

养德义塾国学经典诵读公益课。

三、实践路径上,立足城乡两大治理版块,因地制宜探索推行治理模式,全力构建区域基层社会治理的“榆阳模式”

在城区街道层面全面推行“七联”治理模式:组织联建、网格联心、会议联席、事务联商、群众联动、矛盾联调、成效联评。在乡村层面全面推行“七制”治理模式:领制、融合制、网格制、协商制、联调制、积分制、评议制。

四、补齐短板上,聚焦社区治理薄弱环节,因地因时全面推进老旧小区“微治理”,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美好家园

坚持党建引领。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认真摸排老旧小区党员分布情况,把小区的党员组织召集起来,组建小区“微治理”居民党小组,推选党性强、觉悟高、素质硬的党员代表担任组长。

坚持创新机制。创新两项激励引导群众参与“微治理”机制:一项是自管小组聚焦居民急需急盼,所有“微治理”项目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建议,集体反复商量议定后开始实施。另一项是创新项目资金筹集机制,所有“三无”小区的“微治理”项目,经费筹集都采取街道社区支持一部分、小区居民自筹一部分、区级财政兜底一部分的“三三制”模式,这样就把小区所有居民牢牢绑在“微治理”的责任链利益链上,激励引导居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投身其中、参与治理共治共享。

坚持精准服务。居民党小组、小区自管小组立足小区居民实际情况,围绕居民日常所需所求所盼,通过组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微”社会组织等方式,紧密对接居民需求精准开展特色服务。

五、要素保障上,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工作要素,为整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专班,建立区委政法委总牵头、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参与、相关部门具体推进的专班专抓机制,同步建立专班成员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定期推进、联动专抓。

加强政策支撑。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从2019年8月起,研究制定《全面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进全区基层社会治理集成创新实施意见》 《全面推进小区“微治理”实施方案》等20多个政策文件,既给了基层政策支撑,又给了实施路径指导。

加强阵地建设。围绕系统化、集成化,全面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实体化的区乡村三级治理服务阵地。区级层面,建成占地3200平方米全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布局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八大功能区块。

加强经费保障。每年区级财政对基层社会治理预算专项经费,对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全力予以保障支持,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责编:姜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