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州市:彭州市公安局探索“1+10+N”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1年01月19日11:12  来源:人民网
 

2020年以来,彭州市公安局在变局中开新局、危机中育新机,通过探索“1+10+N”基层治理新模式,共源头化解矛盾纠纷2100件、涉稳预警56起,妥处苗头性事件36起,教育训诫42人,为复工复产、复商复学、经济止滑回升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研究立体视频防控体系建设,增强风险预警预测能力

一、成立“1”个高效权威指挥部

“1”即成立以局长为指挥长、其他局领导为副指挥长、指挥中心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的分线维稳指挥部(简称“指挥部”)。“指挥部”主要承担以下职能:

一是承担“司令部”职能。审议通过了“指挥部”代表局党委行使指挥调度、上情下达、“号令三军”的权力,通过召开恳谈会、走访调研等形式向基层民警、镇村干部、企业代表等征求分线维稳意见和建议,先后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集众所长、补我所短,将原由维稳中队牵头组织、联络协调的权限划归“指挥部”,要求各牵头警种接到“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后必须无条件执行,对打折扣、讲条件、有抵触行为的警种负责人,以“督考推”的形式严肃通报并报请局党委追责问责,增强“司令部”权威性、情指精准性和调度统一性,打破了以前那种“多头指挥”“九龙治水”的局面。

二是承担“参谋部”职能。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集“风险评估、维稳预案、警种归口、警力调配、信息推送”于一体的智能化分析、热点信息抓取、自动推送指令、不同规模力量调集等大数据平台,改变以前电话通知、传统派单、手工作业等模式,实现重大突发事件(舆情)随时报、新增涉稳信息常态报、顽固性涉稳信息每周报,共提出维稳工作建议42条,提前化解养殖场、资金链断裂等“维权”事件13起。

三是承担“气象站”职能。“指挥部”在整理汇总各警种报送的情报信息后,按照“低、中、高”三级风险预警的形式编制专刊,对可能产生现实危害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发出“防灾减灾”预警,成功将70名涉稳重点人、11个涉稳群体吸附在当地、稳控在手。

四是承担“联络站”功能。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为此,“指挥部”充当好“联络站”作用,一旦接到重大突发涉稳警情,在指令牵头和配合警种、属地派出所到达现场协助党委政府开展工作的同时,立即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和通报职能部门,并根据要求与指令配合依法开展处置工作,避免公安机关“单打独斗”或矛盾转嫁。如在处置某私立学校农民工工资“久拖未决”事件中,“指挥部”前后4次联络“欠薪办”、住建局等职能部门协调处理。

公安主要负责人每月深入包片镇(街道)开展“吹哨报到”

二、压实“10”大牵头警种责任

压实10个警种的“牵头”责任,按照“统一指挥、警种牵头、部门协同、妥善处置、确保稳定”原则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主攻队”作用。先后7次召开维稳责任清单划分会,对照《“吹哨报到”未办结信访清单》《历史遗留问题清单》《社会重大风险清单》《突出信访问题清单》《重点信访人员清单》《未完结群体性事件清单》六大责任清单,要求各警种主动“认领”“承包到户”,让牵头警种充分发挥专业对口、领域熟悉等优势担任主攻、体现主力,实现了压力分摊、责任共担的目标。如在处置致和街道因学区房调整引发的学生家长聚集事件中,牵头警种与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化解稳控措施,确保事件在“孕育期”就得到了妥善处置。

二是强化“助攻队”作用。针对历史遗留信访积案成因复杂、群体诉求利益渗透耦合、不易清晰明确牵头警种的情况下,由“指挥部”统筹指定牵头警种与配合警种,或者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则指定相关警种先期负责,其他警种当好“助攻队”共同开展工作,避免因责任不清、界限不明而使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件“无人问津”。

三是强化“工作队”作用。结合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灵、基础工作牢、技术手段多等优势,坚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到社情民意复杂、矛盾比较集中、涉稳问题突出等区域开展工作,并及时提出科学化、合理化的防范建议和措施,当好群众工作队、政策宣传队、稳定播种机。8月10日,民警在工作中掌握到天彭街道20名村民因征地拆迁后社保问题准备聚集上访的线索后,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警报”,提前行动消除了隐患。

四是强化“打击队”作用。发挥牵头警种法律“精”、业务“专”、渠道“广”的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深挖幕后煽动、教唆、串联人员,快速实施专案处理,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防止其兴风作浪,蛊惑人心。

开展实战演练

三、整合“N”支多元化解力量

深度整合“N”支力量,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模式。

一是固定“民警专职调解队”人员。抽调9名55岁以上老民警充实到天彭、光明路、繁江路、濛阳四个比较复杂的派出所,专司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重点人员管控、重点群体稳控等工作。工作中,老同志发挥经验足、阅历深、见识多的优势,先后成功化解了6起“骨头案”“钉子案”,促使当事双方“握手言和”治安纠纷案80起,做到了“事心双解、案结事了”。

二是深化“你吹哨我报到”机制。针对重大产业和项目落地诱发的不稳定因素,由副局级现职干部对口“承包”镇(街道)开展“吹哨报到”行动,18名其他牵头警种主要负责人每月下沉到镇(街道)村(社区)或矛盾现场,主动与属地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涉事企业衔接沟通,特别是对信访“疑难杂症”共同把脉会诊、风险评估,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主动回应关切,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大力感化与感召,消除对接情绪,力争从“根子上”消除“病因”。疫情期间,通过“吹哨报到”共化解矛盾纠纷600余起,13起信访难案停访息诉,18起涉稳风险提前妥处。

三是做好“群众调解员”大文章。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做优矛盾化解“蔬香警务室”“廖伯儿工作室”“蒋法律服务站”等金字招牌,将有威望的乡贤人士、民间调解能手、退居二线的“五老”人员组成义务调解队,就近调处矛盾纠纷1360余起,化解治安纠纷40起。

四是开展“区域警务合作”联动。针对成德同城化发展带来的矛盾纠纷跨区域、涉稳事件无边界等新问题,各警种依托“大数据+大脚板”梳理出各自领域内的人事地物等涉稳因素,及时向什邡、广汉、新都等兄弟单位通报,不断延伸“区域警务合作”的内容与内涵,共联动化解“三不管”交界地带因饮水灌溉、情感纠纷等52起,处置成都三绕建设、产权办理等涉稳事件6起。 

(责编:关思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