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133”模式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玄武品牌”

2021年01月19日11:10  来源:人民网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玄武区立足区域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建立“133”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各项要素完备、具有玄武特色的基层治理体系。

智慧引领微治理

一、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

(一)强化组织领导“无死角”

织密组织网络。强化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类组织和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优化调整社区党支部,推动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合一,积极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

强化制度保障。大力推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进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构建由社区书记任大网格长、党员专职网格员任网格支部书记、其他网格支部书记和支部党员任兼职网格员、全要素进网格的治理机制。

延伸红色阵地。整合驻区资源、动员共建力量,建设区、街、社三级区域化大党建联盟,升级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微幸福服务站、幸福小村等党建阵地,在居民楼栋、小区广场等广泛设置党组织视觉标识,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

(二)突出红色引领“定方向”

发挥主导作用。培养社区“红色头雁”,打造家门口的“书记工作室”,着力打造“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一线设立临时党支部,推动社会各类治理主体中有组织、关键岗位上有党员。

聚合各方力量。推广“党建引领、5G融合”模式,优化服务清单,创新“民生菜单招亲会”等服务形式,带动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居民群众等共同参与。

促进融合贯通。发挥红色引领作用,深化基层治理改革,与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加快应用集成、打通共享渠道,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到底。

(三)夯实为民服务“主阵地”

抓好自身建设。推进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制定社区党组织关键绩效指标,推动实施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管理评价体系,落实支部书记“季调度、月点评、周提醒”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发挥机制优势。落实基层党建“一突出四联动”机制,规范街道社区党组织议事决策规则,建立完善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实事项目、党务公开、走访联系、责任考核等各项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年推出一批特色党建共建项目。

提升服务效果。不断延伸基层党建服务触角,用好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深化“双结对、双促进”机制,广泛开展“四重四亮”等行动,扩大居民知晓面,让群众感受党建温度。

社区治理共同体春季洽谈会

二、以“一体化、标准化、网格化”为抓手,夯实基层治理

(一)一体化统筹,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发挥科技优势,做强“指挥大脑”。以“128”架构打造智慧玄武核心载体,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社会治理一体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突出警情分析研判、舆情跟踪监测、社情民意互动、地情视频监控,对社会治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实现预警防控。

二是推动资源整合,打通“服务脉络”。按照“一张网、全覆盖、不交叉、无死角”原则,综合考虑“人、文、地、产、景”等特有属性,将全区重新划分为615个网格,并进行电子编码管理,每个网格配备若干名网格员,开展全方位、一体化、组团式服务,实现管理网、服务网、信息网“三网合一”。

三是突出制度重构,铸就“钢筋铁骨”。将涉及基层治理的工作纳入网格管理,建立网格工作清单,做到统筹管理、协同指挥。同时,完善人员培训制度,突出专业化工作。

(二)标准化改革,推动赋权扩能

一是升级“指挥调度一中心”。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一体化云平台智慧化功能,通过增加模块、接通数据等工作,将区社会治理一体化(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打造为横向联通各部门、纵向贯通区街网格的核心枢纽。

二是优化“审批服务一窗口”。5940项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对外公布并实现动态维护,完成涵盖民政服务、社会保障等8大类服务的“玄武政务”开发上线,将服务窗口拓展延伸到移动端,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强化“综合执法一队伍”。梳理《玄武区街道综合检查执法事项清单》,将执法队员和城管协管员纳入网格,升级检查执法装备,强化LBS(移动定位)智能化检查手段。

(三)网格化治理,突出效果导向

一是突出微治理理念。全面推动“网格+党建”“网格+警格”等多条线工作融合并进,实现网格工作站、党群服务站、社区警务站“三站融合”,打造长江路社区微治理平台,形成“云治理+微治理”模式。

二是规范一网通流程。出台《网格员网格巡查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八定一轮两响应”工作制度,健全网格管理考核等制度,建强网格员队伍。

三是增强全响应服务。创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机制,实施“五个一百”工程,着力打造“一格一室一品牌”,不断丰富平安网格内涵。

携手南京大学成立玄武区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综合实践基地

三、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路径,完善基层治理

(一)搭牢服务平台,强化治理力

强化区街联动。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完善街道工作现场会制度。

强化政社协同。推广“社区开放议事”“社区议员制”等民主协商形式,加强“三社联动”。

强化群众参与。搭建“四级四事”民主决策平台,“家庭事”“邻里事”由楼栋长或矛盾调解员上门做工作,“小区事”由楼栋党支部、业委会牵头,召开居民议事会协商解决,“社区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召开党员和居民群众代表大会等方式汇集民意民智,更快捷有效地解决民忧。

(二)做强力量整合,激发创造性

加大新兴力量融入。深化府校联盟,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建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综合实践基地,组建全周期社会治理“智囊团”,引入人大政协代表、专家学者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社会治理问题的分析研判、处置解决和制度建立。

激发社会组织潜力。实施社会组织领军型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社会组织“项目库”,以公益创投搭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平台,充分激发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补充网格专业人才。以南京网格学院玄武分院为“加油站”,开展全员轮训、专业培训、业务强训,不断优化基层队伍知识结构、人员架构,引领网格员队伍向职业化道路发展,不断提升社会专职工作者队伍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三)打造平安玄武,提升满意度

创新应用“网格+”质效评估指数系统,增强网格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聚焦长江路文旅集聚区等全区重点工作,推进“雪亮工程”,优化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主动公开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建议,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构建共享体系。

(责编:关思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