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兰州市:打造“市民城管”推进社会治理

2018年12月03日16:22 |
小字号

兰州

一、背景与起因

为贯彻落实“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优化城市管理服务,突出市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民主人翁作用,推动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实现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经深入调研、多次探讨、反复论证,结合实际,兰州市城管委提出并全面推进“市民城管”建设,全力打造“市民城管”品牌。一方面,发起该项工作是为了大幅提升市民群众参与度。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和主人。对于城市管理的内容、方式及效果,市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但我市(兰州市)仍存在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程度不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平台途径不够多、参与机制仍不完善等问题,与落实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要求、城市的文明发展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实施该项工作将有利于提升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水平、范围,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另一方面,发起该项工作是为了集中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目前,我市仍存在个别城管工作者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简单执法行为等问题,部分区域共享单车占道乱摆乱放,未能及时查处、整治;部分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环境卫生较差,存在垃圾清理不及时等现象,影响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形象。实施该项工作将有利于解决上述城市管理突出问题,促进市容市貌整体改观、城市文明有效提升、市民满意度不断提高。再一方面,发起该项工作是为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我委积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改进和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在保障城市有效运转、改善城市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需提高、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切实加以改进。实施该项工作将有利于健全城市管理机制、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为我市建设“精致兰州”和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二、做法与经过

2017年8月以来,兰州市城管委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以强化宗旨意识为根本、以优化管理服务为基础、以动员市民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创新创造为动力、以完善长效机制为保障,提出并着力打造“市民城管’品牌,在持续增强广大城管工作者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城市空间秩序管护、环卫作业管理、城区垃圾治理、市容环境整治、扬尘污染防治、数字城管建设、城管队伍建设等工作,推动“市民城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了明显的环境、服务、参与管理及间接经济收益,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市民群众点赞。

(一)城市空间秩序持续改善。按照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行动五年行动和全市违法建设治理安排,今年(2018年)以来督导各县区、高新区城管执法部门依法查处存量违法建设165.08万平方米,拆除新增违法建设49.11万平方米,违法建设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督导各县区、高新区执法局依法拆除城区各类违规户外广告约35.6万平方米;其中实施了城区“天际线”广告牌标识字清理整治工作,采取督促自行拆除与依法强制拆除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方式,拆除城区楼顶招牌字931块、约15.8万平方米。修改完善《兰州城市广告牌设置规范及样板街广告牌匾视觉改造规划设计》《兰州机场高速公路户外广告牌规划设计》,已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以突出特色、统一规范为主要内容,有序推进15条门头牌匾示范街建设,城市空间持续净化,城市形象有效提升。

(二)环卫精细管理全面加强。狠抓环卫作业质量管理,提升环卫作业服务水平,推动城区市容环境卫生面貌持续改善。一方面,提高道路环卫作业质量。按照“六个一样”(节假日与平时一个样,晚上与白天一个样,不检查与检查一个样,特殊天气与正常天气一个样,整治之后与整治期间一个样,背街小巷与主次干道一个样)环境卫生管理标准,深入开展道路清扫保洁、洒水压尘、定期冲洗作业,主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7%,道路清扫保洁率达98%以上。今年“清明节”“中元节”期间督导主城四区、高新区向市民提供祭祀场所777处,向54个街道配发祭祀炉2000余个,引导市民约11.2万人次到指定场所集中祭祀,祭祀活动的文明水平和人性化管理程度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强化“公厕革命”建设管理。按照“公厕革命”目标要求和我委工作职能,推行城区环卫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推进母婴活动空间规划设置等工作,为512座环卫公厕安装了免费共享纸巾机;率先建立运行了城市公厕云平台,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全天候“如厕”及公厕快速查找、精准定位等服务,我市成为全国首个由政府部门主导,推进公厕云平台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严格落实环卫直管公厕 “五净六无两好”管理服务标准,今年以来按10%抽检率实施月考核10次并通报结果,562座公厕的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再一方面,提供环卫“爱心早餐”。自2017年1月起,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为全市一线环卫工人每日免费提供一份“爱心早餐”,有效调动和提高了一线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三)全域无垃圾工作稳步推进。狠抓垃圾收运与处理,试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垃圾治理工作有序实施、有效开展。一是规范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在主城区大力推行生活垃圾“不落地”收运工程,设置生活垃圾压缩车辆收集点69个、规划定时定点收集线路131条,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约2500吨,1620个小区院落实现生活垃圾不出院收集。二是推进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动建成中铺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及建筑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厂,积极推进生活、建筑、餐厨垃圾分类规范处理工作,加大对现有7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厂)、餐厨及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工作,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三是集中整治城乡垃圾。今年以来协调各区县清理非正规垃圾堆存点811个、垃圾17余万吨,协调市建设、环保等部门组织清理城乡各类陈年及脏源点垃圾41.5万吨,垃圾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四是试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基础条件较好的146个物业小区开展市场化运营试点工作,在1002家党政机关及中小学校等公共机构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协调改造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5个、建成垃圾分拣中心8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

(四)城市市容环境持续改观。围绕春节、“省两会”“兰马赛”等重大节会,按照“一节日一安排一方案”要求,集中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今年以来督促各区县城管执法部门查处各类占道摊点13万个、露天烧烤3034起、商业噪声污染2360余起;按照空中废弃线缆清理计划,督促产权单位束理、清理了南昌路西段、酒泉路夜市东侧及平凉路部分路段的空中线缆;组织开展了城区流浪犬集中整治行动,捕捉移送流浪犬5000余只;试点推行共享单车电子围栏技术,督促运营企业划施停车点位、完善维护机制、强化监管工作,车辆停放秩序得到显著改善、管控水平有效提升;协调主城四区政府在主次干道推行以“一长六员”为主要内容的“街长制”管理模式,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协调各区县清理城乡结合部、河洪道、铁路及城市六大出入口沿线垃圾约40万吨。根据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工作安排,完成16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任务,城区市容市貌不断改观。

(五)城市扬尘管控全面加强。在持续狠抓道路环卫作业管控扬尘污染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督导主城区城管执法部门重点督促89家土方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有效管控工地扬尘污染。累计审核批准41家公司、1100余台车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服务,为其中35家公司、710余台渣土车安装了北斗智能监控设备,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实施在线监控,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督导主城四区城管执法、环卫部门联合交警部门,在城市主要出入口设置16处检查点,严格查处渣土车辆乱倒乱排及道路遗撒行为,全面落实渣土运输各项要求。发布沙尘天气应对指令80余条,组织各县区城管执法、环卫部门强化洒水压尘等措施。沙尘天气结束后,立即组织开展“全民洗城”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月(周)末大扫除”活动18次,约27万人次参加,全民参与、共治污染的氛围日益浓厚。

(六)数字城管功能逐步增强。坚持统一标准、健全流程、创新模式、强化考核,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是统一规范数字平台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推动出台并实施了《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手册(试行)》,规范了6大类56小类城市管理事件、6大类60小类部件标准,明确了61个市区级责任单位,初步构建了数字化“大城管”格局。二是健全数字城管平台流程。持续完善受理、立案、下派、处理、核实等运行流程,今年以来市级数字城管平台办理“12319”热线投诉7779件、视频抓拍问题14375件、微信平台上报问题140221件,解决了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市管理问题。三是创新城管信息采集模式。聘请51名热心市民组建了第一支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引导发现、上报城市管理问题5000余件,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在全市城管系统开展“出门就上班,都是采集员”活动,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26650余件,营造了“服务市民不歇脚”的良好风尚,城管队伍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能明显增强。四是完善数字化考核体系。依据受理举报量、案件办结时限等数据,完善了数字城管监督考核体系,编制了《数字城市管理》月报13期,为各县区、高新区交流经验、拓展思路、推进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七)城管队伍形象明显提升。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省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及全市“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安排,紧盯作风问题抓整改,聚焦锻炼干部提素质,城管队伍形象持续好转。一是着力抓班子带队伍。以“3611工作法”为侧重点,着力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到“三个关心”,即从生活上、人文上、事业上关心干部职工;树立“六个导向”,即在政治上以忠诚担当为导向、思想上以先进纯洁为导向、学习上以学用结合为导向、工作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作风上以务实勤勉为导向、用人上以德才兼备为导向;实施“一个问责”,即对工作上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落实不力的干部严肃问责,最大限度教育和保护干部职工;实现“一个目标”,即全力打造实现风清气正、团结高效、创新创造的领导班子和忠诚可靠、务实进取、积极奉献的城管队伍。二是集中开展“市民城管”专题活动。以“为市民服务、请市民参与、让市民满意”为核心内容,集中实施了“市民城管”相关教育、宣传及实践活动,拓宽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平台机制,推动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水平大幅提高、广大城管工作者为民服务意识持续增强。三是深入实施“强转树”专项行动。梳理查摆委系统作风问题111个并全部完成整改,对4名科级领导干部从严实施问责、形成震慑效应,制定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具体措施等70多项制度措施,委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有序开展。严格落实城管执法全过程记录等相关规定和“721”工作法,组织全市城管系统广大干部参加培训,动员撰写城管执法研究论文98篇,城管工作者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明显提高,执法效能大幅提升。四是推进城管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引领、着眼铸造“忠魂”,创办并编制了13期《兰州城市管理》月刊,出版了《学思践悟城管人》一书,联合出品了反映我市城管执法工作的《我是城管》电影,联合市电视台创办《今日城管》电视品牌栏目,正在创作、将于年底前发布反映城管人工作生活的《城管人之歌》,有序推进城管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推动发展积极健康的城管文化,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五是着力加强督查考核。采取专项督查、现场督办等方式,认真查找问题,督促整改问题,狠抓责任落实。根据《兰州市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办法》规定,每月组织考核各区县、高新区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通报考核成果,倒逼各县区、高新区落实主体责任,整改存在问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成效与反响

一年来,打造“市民城管”品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益方为市民群众和从事工商服务业经济的组织、个人,其主要获得了环境、服务、参与管理及间接经济四种收益。一是获得了环境收益。不断改进环卫管理工作,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城区道路环境卫生面貌大幅改观。全市城管执法部门依法查处存量违法建设、拆除违规户外广告,重点拆除了兰州港联购物中心违法建设;清理了部分主次干道路段空中线缆,持续加强流浪犬整治、共享单车秩序维护,城市市容秩序明显改善。二是获得了服务收益。着力提升环卫公厕、城区定点祭祀、便民市场管理服务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对城区沿街单位、商户垃圾试行主动上门收集模式,今年6月以来在主城区设置背街小巷临时瓜果销售摊位1142个,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三是获得了参与管理收益。除受理城管系统工作人员上报问题外,现市级数字平台每月受理市民上报案件2200余件,增长约46%;邀请市民群众、企业家和服务对象代表评价城市管理工作,广大市民对城市治理的监督权、管理权、参与权得到有效保障。四是获得了间接经济收益。环境是生产力,这项收益主要针对从事工商服务业经济的组织、个人而言。该项工作实施以来,为城市营造了整洁、优美、有序的市容环境,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部分城市公共服务,为兰州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打造‘市民城管’品牌工作开展以来,在兰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甘肃省住建厅的大力指导下,在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兰州市城管委着眼于提升城市管理执法队员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积极拓展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全面实施城市管理各项行动,城市市容环境持续改观,公共服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8月,我市被住建部专家组确定为国内首批5个城市生活垃圾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项目(NAMA项目)试点城市之一。10月,成功举办了由国家节能中心、兰州市政府主办的2018中国(兰州)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兰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观摩研讨会,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高。11月初,我市环卫一体化工作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为环卫管理十大示范案例之一,我市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环卫管理工作得到国内相关专家、单位的充分认可;自去年起连续两年,我委被住被住建部评为全国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转树”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品牌逐渐树立,队伍对外形象明显改善。

兰州市主流媒体《兰州日报》对我市打造“市民城管”品牌情况作过两次专门报道,《中国建设报》就该项工作开展情况作过专题报道,中国城市网等多家媒体予以转发,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以“塑造‘市民城管’、打造‘兰州模式’”为题对兰州市城管委主任作过专题采访,我市“市民城管”品牌在省内、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提升。

四、探讨与评论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西北第二大城市,兰州在国家和区域战略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兰州提出了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今年启动了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于保障城市高效有序运行的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对兰州城管部门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我委主动适应城市发展形势和需要,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创新创造,精准聚焦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地位,以向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城市管理服务为着力点,以提升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为重要任务,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全力推进了“市民城管”建设工作,重点通过实施“市民城管”相关教育、宣传及实践活动,持续增强了广大城市管理工作者为民服务和宗旨意识,大幅提升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全市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强化宗旨意识。深入开展宗旨教育,引导广大城市管理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管好城市”的理念,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市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效提升。二是优化管理服务。以集中解决市民群众反映突出的城市管理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改进城市管理,落实各项便民惠民措施,服务本领和质量不断提高。三是拓宽参与渠道。坚持共建共享共治,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微信公众平台作用,积极探索、不断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平台,建立健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制度,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程度稳步提高。四是推动创新创造。紧紧围绕城市管理中心工作,主动适应城市管理新形势新情况,密切关注市民群众新需求,总结提炼基层一线工作新鲜经验,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改进城市管理,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五是完善长效机制。及时总结“市民城管”建设经验,提炼“市民城管”建设亮点,建立健全“市民城管”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市民城管”建设常态化推进。

该案例对于落实共享共治共建要求、改善城市市容环境、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国内其他城市提升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融合党建和业务工作、优化公厕管理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来源:地方供稿

(责编:赵亮、李璐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