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文艺青年最爱的精神圣地

2017年07月14日13:48  
 

震泽,一处关于精神的世界。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只慵懒的猫,在那青砖黛瓦中,慢悠悠行走。

水乡的第一站便是“禹迹桥”。《诗经.大雅.大明》中有言“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所谓“独自黯然”,以作梁用者就是“桥”。“禹迹桥”,颂当年大禹治水之功而建之桥。“赞古励今”乃是“禹迹桥”之本义。立于当今,后人观之,更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感。

木鱼声声,走过禹迹桥,便来到慈云禅寺。不同于他处庙宇,慈云禅寺先有塔后有寺。从三国至今朝,历经风霜雨雪,慈云塔依旧伫立原地,温柔地俯视着古镇。佛铃阵阵,伴着丝丝香火,木鱼声声,传来句句梵文。过塔拜佛,观佛过殿,纵是静静走一圈,步步生莲的清静安定也从旅途的开始就充盈心间。

在一间间黑瓦白墙的老房子中间走过,梦回江南水乡的往昔。夏日的阳光在高矮层次不一的房檐阻隔下,投落下大小不一的光斑,白色泛绿的墙上疏散地布着爬山虎。行于街道,耳边缓缓传来吴语“啊要进来看看”。蝉鸣声声,恍然之间,似是回到了木心笔下那个“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的“从前”。

向西行不久,便到“师俭堂”。“师俭”,警示后世子孙效法东汉张俭之“高风亮节”。街中有屋,房中有街的布局,六进三轴的空间组合处处体现着动静和谐,走在其中,不知不觉又沉浸在江南水乡忙碌但不失悠闲的生活中。

落日的余晖照在身上时,梦醒了。回首再望震泽古镇,这是一个精神的圣地。

来源:地方供稿

(责编:高丽、乐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