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数字普惠”助力小微企业

2016年09月05日08: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数字普惠”助力小微企业

  金融发展中长期存在“二八定律”问题,最大的企业和最富有的个人对金融不再饥渴,如何让金融滋润小微企业和个人,目前仍是世界性挑战。

  近年来,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普惠金融对于增强金融包容性,支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

  在2016年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支付宝的年活跃用户约4.5亿,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巨大群体,每笔交易成本已低至2分钱,充分体现了数字金融的普惠性。”

  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插上翅膀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到2014年的3年内,全球共有7亿成年人首次获得了账户,获取的金融服务在逐步扩展。但2014年仍有约20亿成年人无法享受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这部分人群如果能够被纳入金融体系,无疑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也能够极大地促进全球实现逐步消除贫困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数字技术与金融不断融合,数字金融得到长足发展,并具备了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等特点,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普惠金融发生了四个变化:从公益到建立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局部地区到世界;从小微贷款到更为丰富的整个普惠金融体系,包括小微贷款、储蓄、支付、理财、保险等;从人工实现到数字技术实现。数字技术的发展实际上让普惠金融跃升到了“数字普惠时代”。

  “数字普惠”独具可复制性

  如今因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金融服务可以惠及数以亿计的人群。与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等传统的普惠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无疑在可复制性上具有巨大优势。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博士在孟加拉国创立“穷人银行”——格莱珉银行,在过去的39年,格莱珉银行共计帮助了800万农村妇女获得160亿美元贷款,但由于传统小额贷款的属地化、非标准化,“格莱珉模式”很难在孟加拉国之外的其他地区复制。

  相比之下,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突破令人振奋:从2010年的“阿里小贷”到后来的网商银行,蚂蚁金服主导的小额贷款,采用在线放款的模式, 5年多时间里累计为400多万小微企业提供了近7000亿元贷款,也就是说,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蚂蚁金服用5年时间做出了6个格莱珉银行。

  在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全面性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也有巨大的优势。理财、保险等需求可通过手机实现。提供这些服务的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利用技术进步已经大大降低了服务成本。

  蚂蚁金服深入践行数字普惠

  目前,蚂蚁金服拥有4.5亿实名用户,这些用户可以享受基本支付、理财、保险、信贷、征信等服务。截至2016年6月底,蚂蚁金服在支付、保险、信贷方面服务的“三农”用户分别达到1.5亿、1.2亿、2200万。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蚂蚁金服已经成为国内数字普惠金融的代表,其服务覆盖的用户范围、服务深度已经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2004年,支付宝成立,解决了淘宝网上交易的信任问题。2010年,支付宝推出的“快捷支付”让网络支付的成功率大大提升,支付宝的服务范围大大扩展。同年,“阿里小贷”面世,开始解决阿里体系内商家的贷款需求,并首创了网络贷款的“310模式”,即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全过程零人工干预。

  2013年之后,蚂蚁金服的服务深度开始快速加深。2013年,余额宝面世,将理财与消费打通,极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同时也给予传统金融机构向数字普惠金融转型的动力。2015年,征信业务的推出则让数字普惠金融有望拥有一个可识别、可控风险的基础:征信过程证明了“你是你”,也尽可能准确地描绘出“你是什么样的人”。在这些进程中,蚂蚁金服积累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并反过来再次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马莹)

(责编:于海冲、马丽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