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地方
人民网>>地方>>正文

构建中小城市指数提供科学发展参考

2015年11月24日12: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构建中小城市指数提供科学发展参考

  日前,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暨《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5》发布:截至2014年底,广义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包括含乡镇的市辖区)面积达9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7.3%;总人口达11.6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5.4%;中小城市及其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53.9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7%;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69.4,两型指数59.7,投资潜力指数81.0,城镇化质量指数44.0。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城市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民生事业取得较大进步,资源节约、环境生态水平显著提升,要素集聚能力逐渐增强,中部崛起使之与东部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中小城市城镇化率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小城市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展示城市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最佳实践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战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2005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先后组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和“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着力构建“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工程”,对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系统深度研究,并通过建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引领中小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把握方向。

  指数体系贯穿“五大理念”

  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建设,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中小城市领域的科学性、全面性、权威性科学发展指数系统研究工程。新型智库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协同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等并联合国家相关部委、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长期对中小城市领域的科学发展指数、投资潜力指数、“两型”指数、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等进行深度研究,并通过《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系统、全面、客观、权威解读和反映我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质量水平和发展状况。

  发展, 依然是中国的第一要务。然而,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发展,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县域是基础,社会和谐县域是根本。什么是绿色发展?怎样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 必须建立科学、全面、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才能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讲效益的绿色发展。

  迄今为止,“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工程”囊括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以及三个子体系,即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含综合实力指数、投资潜力指数、‘两型指数’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含综合实力指数、投资潜力指数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建制镇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建制镇综合实力指数)。并已着手开展中小城市的产业指数、金融指数、文化指数、旅游指数、地产指数等系统性研究工作。从参评对象上看,已扩展至361个县级市、1596个县级行政区划(非县级市)、648个市辖区和2万余个建制镇。县市、市辖区、建制镇三大层级的划分,确保了评价对象有可比性;综合实力、投资潜力、“两型”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四个维度相互区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城市科学发展的个性特征,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水平。

  2015年度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政府效率等方面入手,特别是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个维度全面梳理了指标体系,并与“政府行为规范化指数”“行政审批效率指数”“政治文明程度指数”等共同反映了“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科学发展理念。

  既做课题研究也解现实难题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小城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渐渐显露出来,并一度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这种背景下必须对中小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路径。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秘书长杨中川表示,课题组始终把“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工程”列为重大专项课题,坚持每年召开评审研讨会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使科学发展指数研究不仅更加科学严谨、可操作,而且各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增强,更加符合中小城市发展实际,该项研究工程越来越显现出积极的导向与推动作用。

  从政治价值来看,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及国家相关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学术价值看,国家各部委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通过亲身参与构建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系统工程,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并为中小城市提供政策和理论上的指导;从社会价值看,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率先在全社会树立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导向,并得到所有中小城市广泛响应,形成了巨大的发展推动力;从实践价值来看,课题研究率先提出速度指数、质量指数、效益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及社会民生指数、政府效率指数等,最早引用万元GDP耗水、万元GDP耗能等相关发展指标,提供发展“体检”参照坐标,引领和倒逼中小城市建立相关数据库。从经济价值来看,中小城市通过参与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研究,极大地提升城市品牌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要素聚集。

  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正是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科学发展指数体系一直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公益的原则下推进的,研究成果的公正性得到了各界认可。公信力带来了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积极参与科学发展指数测评和研究,从而明确自身优、劣势,理清发展思路,引导和推动科学发展。

  打造一大批中小城市样板

  开展中小城市指数研究引领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潮流。率先提出不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讲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通过指标量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正确政绩观、发展观深入人心。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以全面、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通过建立一套体现科学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来涵盖和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在关键时刻回答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问题。《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0年度以绿色发展为主题,2011年度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2012、2013年度分别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2014年度以生态文明发展为主题,2015年度以全面发展为主题,这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保持了高度一致,走在了理论研究最前沿和联系中小城市实践第一线。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率先将生态环境和民生改善相关指标列入考核体系,并逐步增加非经济指标的权重,引导中小城市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发展观。在综合实力比较中,课题组较多地采用了结构性指标、人均指标和相对指标,弱化了绝对指标的权重,比如为了反映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设计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评价体系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对中小城市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力图客观公正,为决策部门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推动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进程。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一直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公益的原则下进行的,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得到了各界认可。公信力带来了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积极参与科学发展测评,明确自身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引导良性竞争,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政策导向、舆论宣传等方式切实推动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进程。

  为使科学发展评价更加切合实际,近年来,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组织课题组,着力对科学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进行深度研究,并在全国东、中、西、东北部依据不同发展类型建立了昆山市、长沙县、双流县、海城市等26个科学发展调研基地,着力打造一大批明星中小城市。这批明星城市已逐渐发展成为各大区域科学发展的楷模和领跑者,成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的风向标。

  当然,中小城市发展指数及评价体系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统一的原则,不断完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用科研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史鹏飞)

(责编:乐意、秦晶)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