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地方
人民网>>地方>>正文

“中国瀑乡”十年激变——安顺旅游转型升级纪实

2015年07月09日07:57  来源:贵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瀑乡”十年激变——安顺旅游转型升级纪实

9年回首聚黔中,再看安顺新风貌。第十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这是继2006年首届全省旅发大会在安顺召开之后,再一次在安顺举办的旅游盛会。

10年后再看安顺,“世界级品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安顺正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向前,“中国瀑乡”释放着更多更强的新活力、新动力。

2014年,安顺接待游客3175.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7.6亿元,同2006年相比,8年时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增长3.3倍,旅游总收入增长7.3倍。

硬资源”彰显新优势

全国同时拥有2个以上5A级景区的城市只有8个,安顺是贵州唯一。

从资源禀赋上看,安顺旅游资源在全国及至全球具有独特性。

黄果树大瀑布是亚洲第一大瀑布、世界第三大瀑布。

龙宫风景区有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辐射剂量率。

“屯堡人”作为明朝调北征南大军的后裔,依旧着凤阳汉装,居住在石头砌成的古老四合院里,固守先人留下的辉煌。

安顺的旅游业虽然起步很早,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着品牌吸引力需要提升、市场需要持续拓展、基础和配套设施需要完善、景区需要扩容提质等问题。

如何让一路领先的安顺再次腾飞?

安顺市委、市政府在多次对旅游发展定位进行审视后,充分认识到旅游业是安顺的“硬资源”,是最有可能在全省“作表率、走前列”的产业,是安顺在全省最具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

“我们决定,把旅游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山地现代高效农业一起,作为全市打好攻坚战奋力实现后发赶超的重点工作来抓。”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说。

在这个背景下,安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应运而生。随后,《安顺市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为提升发展理念,安顺还率先在全省成立市旅游专家咨询委员会,聘任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作为旅游发展顾问。

从2013年起,在争取上级旅游发展资金2480万元的基础上,安顺市每年安排6250万元用于旅游业发展,安排2000万元作为全市旅发大会承办地以奖代补资金。

黄果树和大屯堡比翼齐飞

从安顺行政版图上看,黄果树、龙宫、屯堡三个世界级品牌,彼此间相距不到30公里,这为安顺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景城一体化先行区,创造了“硬资本”。

“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以黄果树为龙头,打造全域旅游。”安顺市市长曾永涛说。

依托第十届旅发大会,安顺将黄果树和大屯堡这两个“唯一”作为姊妹篇共同打造成具有世界级品质的龙头产品。

安顺的思路是:围绕“大屯堡”文化旅游景区以及周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点,形成点、面、线的有机结合,按照“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原则和“当代精品、后代遗产”、“创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的理念,通过大屯堡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叫响贵州人文旅游的又一张名片,打造“黄果树、龙宫、大屯堡”一体化发展模式。

围绕美丽乡村让多彩贵州更加精彩的主题,今年旅发大会期间,安顺浓墨重彩地推出大屯堡旅游文化区。

大屯堡投入资金24.78亿元,主要包括天龙、云峰、旧州等核心景区的升级改造。编制了《大屯堡旅游文化宣传营销策划书》、《大屯堡旅游文化业态培育策划书》、《大屯堡旅游攻略》,打造时光旧州、土司食府等一批具有屯堡特色精品客栈和餐饮酒店。

屯堡在大手笔地打造,另外两张名片黄果树、龙宫也发生着巨变。

“黄果树不仅仅是瀑布,而是占地163平方公里的美丽大公园。”黄果树管委会负责人说。近2年间,黄果树先后投资20亿元完成了新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景区业态。

去年起,龙宫风景区投入40亿元,对景区及周边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景区内、外同步,镇、村融合,实现龙宫景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

2014年,安顺以黄果树风景区、格凸河风景区、西秀区纳入省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推开全市旅游体制改革工作。

作为安顺最引以为傲的两个5A级景区,“黄果树、龙宫体制一体化”工作列上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日程:黄果树工管委和旅游集团公司班子互相交叉任职进行调整,龙宫景区积极引进北京巅峰旅投托管龙宫景区,成立龙宫旅游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安顺的目标很明确:把这两个景区建成生态环境一流、配套设施一流的全国“龙头”景区。

与此同时,其他景区的改革工作也有条不紊展开:紫云格凸河景区引进外资,成立了贵州格凸旅游开发公司投资进行景区开发,采取企业化管理的方式,目前已形成了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位于安顺城郊的“多彩万象城”,则引进深圳盛鹏达投资集团,投资开发了集文化娱乐、旅游小镇、豪华酒店群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由民营企业兴伟集团公司投资经营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兴伟石博园,则填补了贵州古生物化石及石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的空白。

如今的安顺,正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旅游信息化平台:建成智慧安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开通安顺旅游官方微博、微信和安顺旅游体验网。完成黄果树景区、龙宫景区智慧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和票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通过互联网营销方式,扩大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和智能管理的应用,实现营销网络全覆盖。

同时,通过黄果树瀑布节、龙宫油菜花旅游节、格凸河国际攀岩交流大会、黄果树半程马拉松赛、坝陵河大桥跳伞国际邀请赛等重要节庆赛事活动,不断加强安顺文化体育旅游资源的对外推介,进一步提升安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张齐)

(责编:赵淑霞、徐婵)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