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供电公司:行走在高空的电网人--地方--人民网
人民网

高密供电公司:行走在高空的电网人

2014年08月15日15:2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人民网潍坊8月15日电 8月6日6时,在山东省高密市10千伏河西线94号杆塔作业现场,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着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日一早5时30分许,笔者跟随高密市供电公司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就来到了高密市柏城镇夏家沟村街中心的10千伏河西线综合改造工程现场,并随施工人员攀上15米高的杆塔,真切地感受到在地面与高空作业的不同。

据工程项目负责人高鹏介绍,10千伏河西线始建于1989年,主供高密柏城镇区及其南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该线路投运时间接近30年,存在设备老化严重,健康状况较差,供电可靠性不高,导线线径细,供电能力不足,末端电压低,供电“卡脖子”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线路走廊复杂,临近、跨越多处村庄、厂房,安全隐患多,严重影响着电网设备及人身安全。为提高10千伏河西线设备的整体健康水平和供电可靠性,高密市供电公司自今年5月份开工建设,自筹资金410多万元,改造完成10千伏线路9公里,立杆122基,敷设电缆800米,安装2台分界开关设备。工程投运后,供电能力将至提升10000千瓦,解决90个用电村、5000多户居民的“低电压”问题,充分满足了柏城镇区及其南部地区的工农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6时30分,经过一场阵雨过后,施工人员开始了今天的高空作业。当日的工作任务是完成河西线84号至94号架线,对河西线II段负荷调整,以及撤除河西线37号至74号杆塔及老旧线路,这些工作必须在今天下午4时全部完工。

笔者爬到杆塔架构顶端不经意间往下一看,一阵眩晕让人从心底顿生怯意,好一会儿才醒过神儿来,此时,在前面的李强和王瑞俩青年已经攀爬到了顶端的高空作业点。如果说,从杆塔下面往上爬需要勇气,那么在杆塔最顶端的铁件上穿越自由则更需要胆量。“手抓紧,注意脚底踩牢,雨后铁件打滑,眼睛往前看,不要低头看下面!”在制高点的李强看到笔者战战兢兢、欲行又止的样子热情地为笔者进行着现场指导。杆塔顶端的横梁是一个由角铁焊接的三角架,平时高空作业人员用手扶着三脚架的顶部沿着三脚架侧面的一边就能作业,而此时笔者却只能骑在架构顶端的三脚架上拍照、采访。

“这儿离地面有多高啊?”“应该15米吧,10千伏的杆塔算是矮的了,110千伏线路的铁塔离地面得有30米。”李强在杆塔上一边做着高空作业准备工作一边跟笔者介绍高空作业的经验,“咱们高空作业人员已经熟悉这种工作环境了,所以没啥感觉,前些天我们新架设完工的110千伏高柴线有30多米高,在上面干活儿就如在平地干活一样。”

在架构的横梁上,李强和王瑞已经系好安全带,准备前的工作已完成,等待现场工作负责人发出指令。他们的工作就是搭接弓子线,将其紧固在架构上面的指定位置。

“作业开始!”随着杆塔下工作负责人夏国亮的一声令下,李强有节奏地拉动拉线。弓子线随着受到的拉力逐渐从地面拉到了空中。他将拉上来的拉线和绝缘子取下递给王瑞。王瑞又将新的弓子线进行搭接。两个人配合默契,作业井然有序。

李强说:“搭接弓子线的过程看似简单,但干起来并不轻松。拉线及接头上的绝缘子必须先通过人力拉到15米的高空上来,一段电缆线估量得10千克左右,作业时,操作人员的安全带和后备保护装置等保险器材必须系挂牢靠,这样用力拉线不用担心人在杆塔上打转掉落。在搭接弓子线时,要拧紧每个螺丝,还要通过手上的力撑起绝缘子的重量,将弓子线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上。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整段电缆线及绝缘子脱落的严重事故,非常危险。”

在休息的间隙,笔者与他们聊了起来。“俺俩都是‘80后’的,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在高空作业这一行俺可干了8年了,你看下面接绳子的小李还是俺的徒弟了呢。”不大善于言谈的王瑞也跟笔者聊起了他们的工作经历。“你们一般在上面连续工作几个小时?”“这要看工程进度情况,像这个工程的工期就比较紧张,一般要连续高空作业5个多小时,有时因为赶进度,天空不作美的时候时而下雨,有时高温酷暑,真可谓水火两重天的考验。”王瑞说完用戴手套的手摸了一把脸上的汗。

虽然早上下了一场10多分钟的阵雨,但是在高空作业的两位员工不一会儿汗水顺着安全帽往下滴。李强说,“前段时间正值三伏天,持续高温,头顶除了安全帽无遮无拦的,金属架构上面,经烈日暴晒后非常烫手,杆塔铁架上的表面温度高达50℃,长袖的工作服整个都湿透了,就像洗了个桑拿浴一般,今天干活算是三伏天里最好的天气。”

等他们搭接完其中一根弓子线后,笔者在杆塔下监护人的监督指导下,顺着杆塔一步一步回到了地面。下来后,笔者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如释重负,看了下表正好8点半,在杆塔上整整两个小时。

杆塔下的夏国亮告诉笔者,李强和王瑞他们还要在搭接另外两根弓子线,估计得到11点左右才能下杆。(贾聚光)

(责编:杨文鹏、王鑫福)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 精彩新闻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