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

重庆大足:用“智能”守护中国石窟艺术的丰碑

2020年11月23日00:20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 胡虹摄

  人民网重庆11月23日电(胡虹)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经历了八百年风雨,依然璀璨夺目。近年来,重庆实施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宝顶山大佛湾卧佛水害综合治理等工程,成效显著。日前,“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重庆大足石刻景区,探访这里的文物保护工作。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年间,造像雕刻于15米至30米高的崖壁上,有830只手,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1999年,大足石刻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历经800多年风雨后,千手观音造像受人为、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早已病害缠身。2008年,国家文物局对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进行立项,并列为国家石窟类保护的一号工程。

  勘查显示,千手观音造像有283只手臂或手指存在不同程度残缺,残缺点403处,残缺手数占总手数的34%;法器存在37处残缺,区域共有约3处残缺,造像共有约11处残缺;断裂/裂隙90处,手部53处,法器24处,区域约有13处。

  “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没有国内外经验可借鉴,我们运用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说。作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石质修复组组长,她承担着修复工程中重要的石质本体修复。

  陈卉丽说,“望闻问切”中“望”是看文物的断裂、破碎表面情况;“闻”是嗅文物表面气味,看是否有污染霉变;“问”是向看护人员了解文物变化情况;“切”则是采用手轻摸触碰感受文物是否疏松,或用银针刺探被金箔彩绘覆盖的石质本体风化情况。

  针对造像石质、贴金、彩绘出现的34种病害,她和团队历时8年攻坚克难,掌握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凝结水、可溶盐等环境因素的时空分布规律,研发新型保护材料,组织微环境监测、微生物病害处理、三维扫描与虚拟修复、X探伤等多学科技术力量,顺利完成了造像的保护修复工作,使历经800年风雨侵蚀的千手观音“金光再现”。

  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开创了我国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先河,确立了我国石质文物科技保护的新标杆,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但石刻文物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它们不会因一次修复而终身无忧。

  “岩体稳定性需要长期监测和治理,守护文物安全是我们的首要工作,这就需要建立起保护网络。”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文博研究馆员黎方银介绍,目前,该研究院建立了现代化安全监测防范系统——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

  据介绍,该平台监测内容涉及18大类70项,包含监测管理、数据管理、监测预警、领导桌面、分析评估、档案管理、运维管理7个功能模块,通过各模块交互操作,可以实现对石刻监测数据、预警信息、监测报告以及档案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了大足石刻重点保护单位的监测预警全覆盖。

  “让大足石刻监测工作实现从早期的人工记录到现在自动化监测的跨跃,为大足石刻保护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黎方银说。

(责编:胡虹、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