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新基石: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0年11月02日13:46  来源:人民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

河南地处中原要地,是农业大省。通过脱贫摘帽后的“接力跑”,许多地方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11月3日上午10点,让我们跟随“人民日报进地方·全面小康”系列活动的镜头,一起走进河南,走进太行老区,看这里怎样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过去,由于自然原因,河南辉县市裴寨村十年九旱。曾经,一盆水,家里人轮着用来洗漱;饮用水,要去几里之外挑;种庄稼,基本上看天收获。裴寨村村民的辈分,也多是清、海等字眼,村里人对水的期盼都安放在了几代人的名字里。

2018年3月8日,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团讨论时,首次提出“组织振兴”,他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正是把抓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全村工作的抓手,当作“主心骨”来重视,才让裴寨村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下,裴寨村建了水库,盖了新房,发展了产业,让裴寨成为人均年收入2万元的新型城镇化社区。家家自来水,年年粮满仓,缺水,缺钱,成为裴寨村民永远的记忆。

裴寨村只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大江南北,千千万万个乡村,一个个领头雁所代表的那种精神力量与实干作风,是引领脱贫致富的关键,也撑起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责编:高丽、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