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不起眼”的服務(一線行走)

常碧羅

2021年01月08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多一些人性化考量、多一份理解包容、多幾許融入關愛,都能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班第一天,片兒警何巧就遇到了處理不了的“麻煩”。

  到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建村社區照常入戶登記常住人口時,一名聽力障礙居民因為寫不全名字,著急地比劃著手勢。看不懂手語的何巧一頭霧水,隻得轉身離開。

  這次經歷令她有些自責。社區裡聽力障礙居民不多,但如果不能與他們有效溝通,迎面打招呼都困難,更別說主動提供服務了。

  想到這裡,何巧打定主意要學手語。看書、上網課、請教專業老師……剛學會幾句簡單用語,她便主動找聽力障礙居民聊天,順手再幫他們做些小事。慢慢地,溝通的橋梁暢通了。

  去年初,何巧創建了“巧姐無聲警務室”,下設“調解室”“談心角”“學習室”等功能區,幫殘疾人找工作、化解矛盾,無聲的交流成了社區一道風景。

  這讓她意識到,多數人的便利要考慮,困難群體的利益訴求也不能被忽視。

  如今,智能生活提速,連去菜市場買菜都要掃碼支付。不久前,社區裡的廖婆婆滿頭大汗地來找何巧。原來,由於用不慣微信支付,廖婆婆賬號被鎖。何巧趕忙幫她打客服電話,按提示一步步解鎖。想到社區裡還有不少老年人,何巧又聯系幾名志願者開起了“智能手機小課堂”。“點擊這個可以和子女視頻通話”“健康碼這樣登錄”……對於這些操作,老年人一下子記不住,他們就一遍遍地教。

  閑下來時,何巧就在社區進行反詐騙宣傳,什麼鏈接不能點,電信詐騙套路有哪些……“社區老年人多,我們多說幾句,說不定就能有幫助。”

  為方便與社區裡的聽力障礙居民交流學手語,在政務服務中為老年人留一個人工窗口,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體現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作為公共服務的末端提供者之一,社區警察、基層干部不妨在工作中多花些心思,為每一位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務的便利。多一些人性化考量、多一份理解包容、多幾許融入關愛,都能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為本報重慶分社記者)  

  欄目投稿郵箱:yxxz8494@163.com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8日 11 版)

(責編:秦晶、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