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的山西樣本

2020年11月07日11:04  來源:人民網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強國,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2020年11月6日上午10點,“人民日報進地方·全面小康”雲中版系列活動第四期《文化中國新底氣》,走進文化大省、文物大省山西,邀請人民日報編輯記者,連線山西干部群眾,探究文化中國的山西樣本。交流薈摘取基層干部群眾的真切感言,以饗讀者。

來大同,看文物、讀歷史、品文化

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 張吉福

大同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十大古都之一,它曾經是北魏都城、遼金陪都、明清重鎮。大家比較熟悉的雲岡石窟、懸空寺,都是北魏時期的歷史文物﹔華嚴寺、善化寺都是遼金時期的文化遺存。因此,在中國歷史界、文化界有一種說法,就是“北魏遼金看大同”。

明清時期實行九邊重鎮制度,那時大同是九邊軍事重鎮之首,全國十二分之一的軍隊駐守在大同。那時候大同的軍馬最有名,號稱30萬匹軍馬,因此有一種說法,大同士馬甲天下。剛才主持人提到的大同古城就是明清時期留下的文化歷史遺跡,此外還有近500公裡的長城遺址。大同的長城非常有特色,是中國長城中唯一的一處雙長城,分成內外的雙長城制。大同的古跡還非常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30處,所以大同是名副其實的文物薈萃、文化厚重、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近年來,我們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的重要指示,全力做好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工作。首先,搶救第一。近三年來,我們實施了110多項文物搶救工程。二是保護為主。今年我們新修訂了兩部條例,《雲岡石窟保護條例》和《大同古城保護條例》,對於加大文物保護力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加強管理。我們建立了管理、執法和志願者三支隊伍,可以說現在我們是機構健全,隊伍完備。四是合理利用。我們做到了分類施策、文旅融合。現在大同的文旅產業已經成為支柱產業,也成為下一步轉型發展的生力軍。

所以,我們歡迎大家來大同。來大同,看文物、讀歷史、品文化。記住,中國古都,天下大同,歡迎大家!

(責編:高麗、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