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新格局: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2020年10月21日10:30  來源:人民網
 

實施區域協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的重大戰略部署。

以4%的國土面積創造中國1/4的經濟總量,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讓我們跟隨“人民日報進地方·全面小康”系列活動的鏡頭,走進充滿活力的長三角副中心城市之一——安徽合肥,深入探究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之路。

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

長三角,以佔全國1/26的土地、佔全國1/6的人口,產出了全國1/4的GDP、1/4的財政稅收、1/3的進出口貿易和58%的外資利用,是我國區域經濟最發達、經濟體量最大、綜合競爭力最強的重要經濟、貿易、金融中心,是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

上世紀80年代江浙企業打破計劃經濟的區域限制,自發聯合辦廠、跨區域企業聯姻﹔上世紀90年代長三角經濟協調會建立,十幾個城市的負責人開始不定期坐在一起共商發展﹔2000年以來長三角主要領導座談會啟動,長三角的區域合作一步步從市場力量主導為主,到市場與行政力量並行。

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宣布,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由此揭開了新的篇章。

今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 賦予長三角區域三項重要使命: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指出了更具體的方向。

G60科創走廊示意圖

浙江南太湖經濟熱土

安徽創新館

加速長三角一體化的商合杭高鐵

長三角示范區

如今的長三角,三省一市正努力以更合理的分工,凝聚更強大的合力,促進更高質量的發展,為新發展格局探路,為活力中國添彩。

(責編:高麗、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