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人的“美麗故事”:奪得千峰翠色來 

2020年10月19日08:28  來源:人民網
 

《聲音》欄目與余村的一段報緣

“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兩座山’之間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辯証統一。”

“現在,我們正在通過建設生態省來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牢牢把握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這一基本原則,努力把生態環境建設與優化生產力布局、產業升級結合起來,與發展循環經濟、開展資源節約結合起來,與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與建設‘法治浙江’結合起來,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危及人民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著力推進機制創新,舉全省之力保護好‘綠水青山’,來贏得‘金山銀山’。”

2006年4月24日 10版《聲音》欄目

這是2006年4月24日的人民日報第十版——政治新聞版。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6年,他在浙江省生態建設領導小組會上再次提出這一科學論斷,並予以詳細闡釋。人民日報編輯看到習近平同志這篇文章后愛不釋手,想把它刊發在《聲音》欄目。

此前,《聲音》欄目的稿件隻有提要,沒有標題。但是政治新聞版的編輯們都覺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樣的金句不當標題實在是太可惜了,就把它做成了標題。從此以后,《聲音》欄目的稿件有了標題。《聲音》欄目的呈現方式更加豐富,人民日報和浙江余村也有了更為緊密的聯系。

李中文:講好浙江綠色故事

人民日報社浙江分社社長李中文

對我個人來講,這是第三次到余村。看到余村現在的發展狀態,感覺還是非常震撼,感觸最深的就是余村人把習近平總書記講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轉化為現實,在這裡看到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大家感覺非常的幸福,感覺這樣一條道路越走越光明,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2020年8月15日 01版

2020年9月4日 18版

2020年9月7日 14版

2020年8月24日 14版

我覺得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經成為浙江大地發展的一個非常大的亮點。我們在做報道的時候,已經是避免不了地一定會和這樣的發展狀態打交道,而且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見証了更多生動的實踐。浙江的干部群眾在各個領域,在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怎麼樣轉化成金山銀山這條道路上進行了更多的探索。大家對發展從美麗風景到美麗經濟這樣一個轉換過程進行了更加積極主動和更加多元化的探索,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群眾的創造力也體現和充分凸顯出來了。現在每一個浙江人,在城市裡生活,當然對自己老家都是滿滿的自豪感。在這裡面,五水共治的功勞、811環保行動的功勞,還有美麗鄉村建設的功勞都不言而喻。這就是一個理念轉換為生動實踐,再轉換為幸福生活,這就是對科學發展理念進行了一個最好的闡釋,也是我們的干部群眾進行的最好的探索,也是整個小康社會一個非常好的形象。我想,沿著這樣的道路走下去,浙江會越來越好,浙江大地上干部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安全感會越來越好。我們分社的報道也會越來越好,也會講出更好的浙江故事,講出更好的兩山理念轉化的故事,我希望這樣的狀態還可以持續,還可以做得更好。

孫秀艷:三個空氣質量APP都沒用了

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部生態採訪室高級記者孫秀艷

這些年,我自己的一個感覺就是,心情變輕鬆了。為什麼這樣說呢?2013年以前,我手機裡有三個APP是關注空氣質量的,一個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一個北京空氣質量,還有一個蔚藍地圖。為什麼要有三個呢?就怕哪個報得不准,突然出污染天,我自己跟不上這個趟兒。現在這三個我基本上都不看了,因為眼睛一看基本上每天都是好天氣。

有很多數據想跟大家分享。2015年全國PM2.5平均值是在53左右,到去年已經降了很多,尤其在北京,大家明顯能感受到。最開始我們監測PM2.5的時候,北京的數值是89.5。89.5是什麼概念?我們國家達標值是35微克/立方米,發達國家的指導值一般是15微克/ 立方米,我們北京原來是89.5微克/立方米,超標非常非常多。但是去年我們就降到了42微克/立方米。今年8月份,我們北京的數值已經到29微克/立方米。天天有藍天,而且每天看到藍天白雲,心情都特別好,哪怕是有陰天,那種透明的層次感也讓人心情特別舒坦。

方敏:五訪余村感受新

人民日報社浙江分社記者方敏

我對余村還是比較熟悉的,這已經是我第五次來到安吉余村,每次來都會有一些新的變化。要說我對余村的感受,我想用三個詞來概括一下,分別是村美、民富、人和。村美,我們這裡能看到余村現在的生態環境確實是特別好,現在在這裡都可以看到村子被一片一片的綠色給包圍著,如果到小溪邊能看到這裡還有一些景色,小溪能夠像《小石潭記》裡講的,魚在空中游,“皆若空游無所依”的感覺。民富,這裡村民現在生活都挺富裕的,可以看到很多人都住著一棟一棟的小別墅,房子前面都停了很多的小汽車,這個比以前也都多了很多。而且來這裡參觀旅游調研學習的人也都非常的多。工作日也都能看到有很多的人過來旅游。人和,主要感覺到這裡的村民之間都比較和睦,村民和村干部之間關系也都相處得比較融洽。這些年,村子發展得很快,少不了群眾的干勁和拼勁,也少不了村兩委的帶動。

程晨:人民日報上的“美麗印記”

人民日報社總編室生態新聞版編輯程晨

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一直是人民日報非常關注的領域,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我們做了大量的相關報道。我們在人民日報數據庫中檢索,以“美麗中國”為關鍵詞,共搜到十八大以來的報道2412篇,佔1946年以來相關報道總篇數的72.5%﹔以“生態文明”為關鍵詞,共搜到十八大以來的報道7220篇,佔相關報道總篇數的74.1%﹔以“環境保護”為關鍵詞,共搜到十八大以來的報道5951篇,佔相關報道總篇數的30.1%。

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包括方方面面。比如新環保法的實施、長江大保護、中央環保督察、污染防治攻堅戰等等。我們既關注相關重大政策的實施,也關注實踐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

為了更集中更專業地做好生態報道,2015年人民日報生態新聞版創刊,可以說,人民日報生態新聞版就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產物。六年來,我們一直關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探索、嘗試、努力與成就,不僅關注那些重大的生態保護工程和環境治理行動,而且致力於記錄和講述那些奮斗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人的故事。

2019年1月14日 14版

這是2019年1月14日的人民日報生態新聞版,《一雙手與100萬棵樹》講述的是伊春的一位林業工人的故事。他叫張英善,現在已經60多歲了,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名林業工人上山伐木,后來又從砍樹人變成了種樹人,幾十年來就是張英善的這雙手在大興安嶺的荒山上種下了100萬棵樹。全民生態意識的提升,全國生態環境的改善,正是包括張英善在內的全國各地各條戰線的生態保護工作者們共同努力的成果。

(責編:高麗、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