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地方

五华区办实事解难题交出满意答卷

2019年12月24日16:25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石盆寺、老青山滞蓄防洪工程以及长虫山滞蓄防洪工程完工后,普吉立交片区、龙泉路片区的淹积水问题不再扰民,还能降低雨污水混合对滇池流域水体的污染;投资8200万元建设的1734米“双层河道”,下层走污水,上层流淌清澈的河水,打造了良好的城市亲水空间。“摊位统一规划,买菜更方便了。”“菜市场的环境卫生改善很多。”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出发,昆明市五华区新建银河明珠标准化农贸市场、天骄北麓标准化菜市场2个,提升改造标准化市场6个,不仅建起农贸市场样板工程,更“改”出人民群众幸福新高度。

南强街区“夜经济”点亮昆明夜空,而昆明老街也将突出灯光花市、文化演艺、非遗文创、夜游观光、美食体验、跳蚤市场、民宿集群七大板块,打造“昆明老街全天候特色街市”。

13个中小学C级不安全校舍拆除重建,“三点半”课后服务由校外机构和校内教师共同开设课程,每节不超过20元或免费。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34所公办小学80%以上的学生、近70%的教师都参与了课后服务,解决了家长下班迟没时间接孩子的烦心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五华区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来抓,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昆明市率先启动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一桩桩民生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解决,让百姓美好生活有了更亮丽的底色。

党建引领 高质量学思践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改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任务是开展主题教育的前提。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总体安排,五华区委成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意见》等“1+3+1”方案和配套文件,结合推进“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细化机关事业单位、农村、城市街道社区、公立医院、中小学校、“两新”组织、国有企业等7类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的重点内容,在集中学习、确定挂联点、开展调研、征求意见等重要节点上,区委常委班子带头示范、专题研究确保主题教育任务聚焦、标准不降。

“教育作为五华区的一面金字招牌,正处于一个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的时期,为了在全区营造和激发优质学校、优势学科、优等师资、优秀学生‘四优集聚’效应,建议在培养、留住五华顶尖优秀学生方面做足文章……”在10月24日召开的五华区委常委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类似分析具体问题的建议发言不绝于耳。紧盯群众呼声,五华区通过“上级点”“群众提”“自己找”“相互谈”“集体议”五种渠道,五华区先后收集梳理意见建议171条,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各级各部门通过微博、微信开通网上互动渠道73个。

坚持问题导向,五华区委常委班子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饮水安全、夜间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社区服务及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组干部监督、“翠湖党建示范圈”建设、档案事业发展、乱象整治以及宣传舆论等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调研中,除了充分听取民情民意、了解一线情况,还现场督办老旧小区治理难点,河道治理、基层党建、中小学校C级不安全校舍拆除重建等工作,协调、解决基层实际问题48个,并形成了一批原因分析透彻及措施针对性、指导性强的调研成果。

与此同时,五华区突出党建引领,针对党建主体责任缺失、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党建业务融合不紧密等问题综合分析、认真研判,精准“诊治”。通过压实“三级”责任、构建“四项”机制,压实党建工作责任。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一律将其纳入“软弱涣散”情形开展集中整顿,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街道社区等全领域选聘225名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统一管理、聘任上岗、专业化培养、督促指导,对全区党员分层次、分类别、全覆盖实行积分管理,通过搭建以“10个街道党校+31个‘先锋学习会’+13处红色教育基地+N个楼宇商圈红色学习平台”为架构的学用实践阵地集群,将主题教育与庆祝建党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与学习张富清、黄文秀等先进典型,与开展红色革命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将主题教育相关学习内容纳入全区“万名党员进党校”必修课程,开展专题学习600余次、情景式教学900余次,累计培训党员19000余人。并将基层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品质提升、行业水平提高等,目前,五华区打造的“翠湖党建示范圈”成效明显,已建成党建示范点43个,正在加速推进13个,全区范围内建成行业、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8个。通过“吹哨报到”改革工作,五华区共“吹哨”811次,其中“重点哨”92次、“应急哨”2次、“常规哨”717次,覆盖全区10个街道和85个社区,部门共“报到”1196次,很多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也随着“哨声”的吹响逐步化解。

聚焦民生难点 提升“幸福指数”

走进大观街道新闻里“长者之家”,明亮宽敞的阳光房里提供休闲娱乐、保健按摩、图书阅览、书法绘画等服务内容,老年人照料专业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还配了由执业医师、护士、照护师在内的医疗团队。99岁的李明如老人初到这里时右侧偏瘫无法坐立,还患有脑梗塞、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出现言语障碍、大小便失禁等情况,经过1个月的照护,目前肺部感染控制良好,意识和言语已较为清晰,并可与人进行正常交流。81岁的黎承芳老人初到这里时,刚做完右侧髋部手术还未拆线,同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急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通过两个月的照护,老人血压、饮食已经恢复正常,目前已出院回家。

挂牌仅仅3个月时间,这个全省第一家社区嵌入式长期照护养老机构不仅给40余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日常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也标志着五华区乃至昆明市长期照护服务的开展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目前,新闻里“长者之家”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综合照护(ICOPE)合作社区、清华大学老年学研究中心interRAI居民需求评估系统课题合作单位、北京未来星关爱照护者联盟(CGSC)会员单位、云贵区域康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云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基于生命健康的医康养结合技术集成示范中心平台构建与推广研究》合作单位;与国内最大长期照护机构签约开展云南地区长期照护人才的培训和输出;开展的项目已初步入选世界卫生组织医养结合经典案例;编制的《老年人预防跌倒指南》等系列研究资料受到业界的广泛赞誉。

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民生问题无小事。五华区积极回应群众期盼、提高社会美誉度,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把群众关注、期盼的民生事办实办好。

10月12日,“昆明五华医保”移动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个集信息查询功能、便捷服务功能、政策宣传功能、需求感知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实现了医保服务事项“指尖办”“即时办”。通过“便民服务”“医保信息”“关于我们”三大基础板块,用户可以实现参保人异地就医微信备案、居民医保网上参保缴费。这也意味着,企业和参保人异地突发疾病时无需到医保经办机构备案,可直接通过平台进行微信备案,开通后直接刷卡就医。

与南强街一墙之隔的履善巷始建于清代,2003年起变成一条断头路,整个巷道脏、乱、差,沿线120余户居民叫苦不迭。履善巷8号的昆明市汽车零件厂自2005年停业后,厂房开始对外出租,逐渐发展成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三合一场所。为彻底改善履善巷居民的生活环境,护国街道党工委、祥云街社区党支部聚焦问题和矛盾,找准问题根源,充分听取巷道居民的意见建议,对履善巷实施改造提升。11月13日,记者再次来到履善巷看到,之前的脏、乱、差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新铺好的青石砖路面以及花坛中盛放的鲜花,之前的断头路也被成功打通,履善巷就此实现南强街至护国路的交通循环。同时,引入第三方企业昆明九似置业发展有限责任合作开展昆明市汽车零件厂危旧厂房出险加固及改造。“引进三方企业后,我们厂的收入翻了一倍多,这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我们将把这笔收入用于购买职工的保险。”昆明市汽车零件厂有关负责人高兴地说。昆明九似置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将把老旧厂房改造成精品酒店,把履善巷从原来城市中心的“牛皮癣”变成步行街的一个后花园。

位于一二一大街348号的西站社区45号院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城市发展,逐渐成为一个无人管理、配套设施设备不完善、环境脏、秩序乱,治安案件易发、高发的“问题小区”。社区居民大多没有有偿服务经历,特别是老年居民对有偿服务存在抵触情绪,虽然近几年有多家物业机构试探意向进驻,但居民配合度不高,都纷纷打了“退堂鼓”。对此,龙翔街道党工委找准老小区治理的切入点,采取居民缴纳一点、物业让利一点、街道补贴一点的方式,在西站社区45号院引入准物业。自“准物管”进驻45号院后,物管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开展工作,短期内粉刷了小区墙面,补充了绿植,强化了卫生保洁,小区卫生环境得到较大改观,并吸引院内多数居民主动参与到维护小区环境整治中来。不仅如此,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社区党支部与物业公司还将建立党建活动空间,建立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员牵头干,群众跟着干,把小区的党员和居民组织为志愿队队员,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赢得社区居民对社区“家”的认可。

制度改革 补短板优环境

“以前,所有证照办完最快也要约90天,如今我们只要40天左右就能办完,这大大节省了我们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8月28日下午3时,五华区政务中心内,云南俊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天北城项目正在进行节能审查专家评审会,该项目工程部经理代林斌表达了自己和公司的获得感:公司开发项目涉及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许多审批事项,以往都要安排5名工作人员负责办证的手续,有时候证件不齐还要来回跑好几次,现在有了“政务服务联络官”的帮助,工程如期开工。代林斌的胸有成竹得益于五华区推出的项目审批全流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

作为全省首家推出这项服务机制的县(区),五华区按照“自愿委托”的原则,通过全程免费代办、审批协调、流程优化、跟踪指导,提供“贴心式、保姆式、点对点、主动式、全方位”服务,让企业花最少的精力、用最短的时间办完事。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内容,五华区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从推进政务服务中心“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到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到商事制度改革,再到持续发力减税降负,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营商环境走上不断优化的“快车道”。一组来自五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更能说明五华区的政务服务效率的提升:随着审批事项的不断精简,五华区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310项减少至32项,企业设立核准登记项目、企业变更核准登记项目、企业注销核准登记项目时间由10至3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到承诺的1.5、5和5个工作日。

今年入汛以来,很多居住在北市区的居民发现,龙泉路以往逢雨必淹的情况不见了。长虫山五华片区滞蓄防洪工程的建设,让山洪水全部收集进入边沟,每次降雨后山洪水均未流至龙泉路,山洪滞蓄效果明显。这个总投资约1.3亿元的项目于5月全部完工,实现了7.2万立方米的调蓄能力。之前每个雨季山洪下泄都要带来的约500吨泥沙,如今被留在山上,使进入盘龙江的污染物大量削减,真正实现了“清水入滇”。同时完工的还有石盆寺、老青山滞蓄防洪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可调蓄洪水量达11万立方米,可有效调节50年一遇的暴雨。自工程完工以来,昆肖线路口段、昆肖线与轿子雪山旅游专线交叉口段、轿子雪山专线、普吉立交片区等均未出现淹积水问题,实现山洪下泄可控。项目年均可拦截4778立方米泥沙量,有效减少了市政排水管网淤积量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有效降低了城区因淹积水形成的雨污水混合对新运粮河水体的污染。

“孩子放学时我们还在上班,学校的三点半课堂不仅能让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费用也仅仅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大约六分之一,帮我们工薪阶层减轻了不少负担。”11月13日,五华区新闻路小学门口,三年级三班的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结合主题教育,五华区不仅完成了12个中小学C级不安全校舍拆除重建项目,还创新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统筹家长、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协商共治,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家长困难,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去年3月,五华区所有公办小学率先在昆明市试点开展“三点半”课后服务,以校内师资力量为主,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作为有益补充,由区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小学课后服务。目前,五华区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已经进入第四个学期,实现了家长零投诉,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截至2019年9月,五华区区属34所公办小学在校生为41785人,其中33565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80.33%;校内教师2339人,课后服务外聘老师1637人,参与率达69.99%;开设文化、体育、艺术、科技、社会实践、拓展训练六类课程,共1172门课程1782个班。

同时,根据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不断彰显各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第二课堂。如文林小学突出传统文化进校园,开设了滇剧、快板、茶艺、扎染等课程,滇剧传习班学生参演的微电影《滇韵鎏金》获得了国际青少年儿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美术奖”;西坝小学作为外来随迁子女窗口学校,把武术、体操、游泳等体育项目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让孩子从小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春城小学在课后服务中突出培育学生的音乐涵养,先后组建了管乐团、合唱团、非洲鼓队等。长春小学结合学校聂耳母校的历史沿革,先后开展“国歌声中话聂耳”“国歌声中讲英雄”等活动,先后成立“小聂耳广播站”、成立“聂耳剧社”并排演了《我的同学是聂耳》、成立“小聂耳合唱团”排练了聂耳作品《卖报歌》《毕业歌》《原师范附小校歌》等作品,以“聂耳精神”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

(责编:姚媛、杨高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